因此汪廣洋改變了策略,全力以赴,去跟杜遵道談,相比劉福通的膨脹,杜遵道還是冷靜的,甚至他很反對劉福通的北伐計劃,覺得大而無當,會自取滅亡。
杜遵道就時常跟韓林兒說劉福通的壞話,韓宋內部,鬥得也挺厲害的。
而在汪廣洋的運作之下,成功讓如何對待朱元璋的問題,成為了韓宋內部爭論的焦點、
劉福通還有一大堆將領都沒把朱元璋放在眼裡,而杜遵道,盛文鬱等人則認為朱元璋乃是梟雄,不可輕辱,元廷大敵當前,需要跟朱元璋交好。
杜遵道是韓宋政權的丞相,位在劉福通之上,這倆人早就有矛盾,遇到了這麼個事,很快就掐起來了,大約就是劉福通指責杜遵道“通朱賣國”,然後杜遵道說劉福通狂妄自大,目無尊上。
很有懂王大戰睡王的態勢。
汪廣洋麵對此情此景,也是無可奈何,且等著他們吵吧!
藍玉還是每天亂逛,蒐集訊息情報,他還真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活兒。
至於被扣著的吳大頭,此刻早就離開了大牢,有了個單獨的院落,雖然被關著,但是每天都有人拜訪,飲酒暢談,時不時還唱一段,日子過得好不快活。
很顯然,他們這邊一時半會兒不會有結果,而朱元璋那邊,則是在拿下了太平之後,調動所有兵馬,直撲金陵!
就在誓師出兵之前,朱元璋宣佈成立太平興國大元帥府。
和歷史上的太平興國翼元帥府差了一個字,毫無疑問,這也是張希孟的建議,翼元帥府,也就是說可以分成左右,前後,甚至更多,稱為諸翼元帥府,分置元帥將領,統御兵馬。
本著尊無二上的原則,張希孟直接建議成立大元帥府,在大元帥府之下設立統軍司,然後分置指揮使,直屬大元帥,統領諸軍。
張希孟設定的官制,總是能滿足老朱的心裡,因此他欣然接受。
在正式進攻金陵之前,朱元璋決定暫時任命十位統軍指揮使,作為諸將表率。
“十個指揮使,十營兵馬,以天干為序列。這甲字營,咱要給揚州的湯和!他跟著咱最早,立功也多,當年咱才是九夫長,人家一個千戶就對咱唯命是從。這份恩情,咱永遠記在心裡頭。”
聽到老朱的話,大傢伙也都心服口服,湯和的資歷的確擺在這裡。
“這乙字營的統軍指揮使,就是徐達!”
老朱臉上含笑,毫不掩飾賞識之意,“攻滅趙均用的時候,徐達立了大功,在天長阻截雪雪,又立了大功,和州之戰,也是他指揮主力攻城……要讓咱說,徐達有帥才啊!”
徐達臉色漲紅,竟有些不好意思了,慌忙躬身,“全靠上位栽培,卑職唯有以死相報!”
老朱含笑,讓他迴歸佇列。
到了丙字營,朱元璋看了一圈,最後把目光落在了馮國用身上。
“你當初建議渡江攻取集慶,以為根本之地,如今集慶唾手可得,你可願意為咱拿下?”
馮國用激動莫名,他並不算是最早歸附老朱的,居然得到了如此重用,派兵到了第三位,哪裡能不感激涕零!
“多謝上位恩典,末將萬死不辭!”
老朱大喜,旋即又到了丁字營,這一營落到了費聚身上,他是從臨淮就開始投靠老朱的,也屬於老資格,原來更是後軍營指揮使,如今只能算是平調。
隨後老朱又陸續點了四個營指揮使,分別是戊字營指揮使吳良,己字營指揮使陸仲亨,庚字營指揮使唐勝宗,辛字營指揮使胡大海。
壬字營情況特殊,屬於騎兵編制,指揮使交給了花雲,副指揮使吳禎。
癸字營則是水師編制,由於目前為止,水師還沒法太過龐大,只能設一個指揮使,給了俞廷玉,至於副指揮使則是廖永安。
十營指揮使確定完畢,在場眾人,有人歡喜,有人失落,但不管怎麼樣,大局已定,只能等待日後了。
可就在諸將以為完事之後,朱元璋突然笑了,“十營指揮使咱任命完了,但是咱這裡還有四個臨時營,就不給正式名號了,等打下金陵之後,再重新安排……這四個臨時的指揮使……常遇春!”
朱元璋一點名,常遇春幾乎是跟一根彈簧似的,從座位上躥了起來,他完全不敢置信,我的機會來了?
他立刻跪倒,磕頭作響,“多謝上位瞧得起,上位,俺,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元璋只是淡淡嗯了一聲,隨即就點其他人了。
“鄧友德、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