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跟著朱升去了池州,跟在張希孟身後的就剩下李文忠。相比起跳脫的藍玉,李文忠更沉穩,也更好學。
尤其是在他意識到舅舅前途無量,他們這些人也會雞犬升天之後,就更加賣力氣,如飢似渴,不放過任何的機會。
“先生,教我點兵法吧!”李文秀笑嘻嘻道。
“兵法?”張希孟怔了怔,突然搖頭道:“我不懂兵法。”
“不懂?先生學究天人,怎麼就不懂了?”
張希孟苦笑搖頭,“你說什麼是兵法?是那些兵書戰策?還是那些經典戰例,要是這些,我能滔滔不絕,講個一天兩天都行。可是自從贊同統軍出來之後,我就不知道有什麼兵法了,能剩下來的,也就是隨機應變而已。”
“隨機應變?”
“嗯!”張希孟道:“根據陳迪送來的訊息,元軍出動了兩萬多人,其中還有一個騎兵萬戶。我問你,這步兵要怎麼對付騎兵?”
“這個……自然是結成戰陣,以長槍在前,以弓弩壓陣,只要能撐過最初的艱難,便有勝算。”
張希孟點頭,“道理是沒錯,那我問你,騎兵為什麼一定要攻擊你的戰陣?”
李文忠愣了一下,兩軍交戰,他們不打怎麼贏啊?
不過李文忠很快意識到了張希孟的意思,戰爭永遠不是簡單的陣前鬥將,你出一個人,我出一個人,也不會是你出一百個人,我出一百個人……
就拿騎兵來說,他們佔據速度優勢,靈活機動,衝擊力強勁。這樣的情況,騎兵一定是要等步兵疲憊,懈怠,陣型散亂,猝不及防,然後才發起攻擊,一舉獲勝。
步兵也未必就一定是待宰羔羊,聰明的指揮官會利用地形地形,搶佔優勢,最大限度低效敵方的優勢,揚長避短,以步兵制騎兵。
誰都會盡力爭取最大的優勢,然後在優勢在我的情況下,發起決戰。
當然了,這只是人們的美好願望,到了戰場上,究竟會怎麼樣,誰也說不準了。一方沒有準備,或者兩方都沒有準備,倉促接戰,比比皆是。
所以說想推演還原一場戰鬥,是異常複雜的,哪怕身處其中,也未必能做到盡在掌握。
只能說在平時多訓練,多流汗,裝備儘可能好,預想盡可能周全,在面對突發狀況的時候,儘量少犯錯誤。
這也就是張希孟幾年混跡戰場的心得體會。
不過說到底,他不是個天賦很高的人,就算知道了,也未必能做得很好。
所以說,他是很難成為名將的。
當然了,如果給張希孟足夠資源,打個蒙哥馬利式的勝利,他還是能做到的。
李文忠沉吟了許久,竟然好像悟到了什麼,臉上露出了欣然的笑。
“先生果然大才,我明白了!”
張希孟看著這個歡天喜地的小子失聲一笑,你明白什麼,我都不明白!
李文忠不理會張希孟,他開始自己觀察這場戰爭……正如分析的那樣,戰場的意外太多了,根本沒有一定之規。
所以張希孟才利用朱升去說服池州投降,而後以池州的名義,向太平路求救,逼著元軍出來……而為了救池州,元軍大約就會一往無前。
這樣一來,給元軍的選擇餘地就不多了,張希孟又派出張德勝帶著兩千人,充當誘餌,吸引元軍。
為的就是把戰場固定住,隨後常遇春擔任主攻,給予對方致命一擊,廖永安和廖永忠兩路出動,最後奠定勝局。
計劃談不上驚豔,但是卻相當中規中矩。
不過這也不代表著元軍就一定會倒黴。如果他們夠厲害,一下子沖垮張德勝的兵馬,張希孟的計劃也就完蛋了。
或者他們繞開張德勝,不吃這個餌兒,也是可以的。
再不濟,雙方亂戰,蒙古人靠著強悍的戰鬥力,頑強的作風,依舊能擊敗朱家軍。
大體的情況就是如此,戰爭會以什麼樣的情形爆發,還真說不好。
上午的時候,張德勝率領著本部兵馬,抵近南陵縣城,在他們的南邊,正是長江下游最大的支流,發源於黃山北麓的青弋江。
南方的江河名氣或許不那麼大,但是到了夏秋雨季,水量絕對夠,而且河岸兩邊,竹林密佈,地形起伏不定。
這樣的戰場,毫無疑問會極大限制騎兵的威力。
張德勝仔細觀察之後,他們所處正在從金陵前往池州等地的官道上。
不出意外,這裡就是決戰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