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八章 糧長

咱自己送去!”

中間的老漢點了點頭,“做人知恩圖報,這是好事,誰送去?”

“我!”一個小老頭乾脆答道:“二叔,我們家丁多,田多,還有牲口馬車,我們送去!”

張二叔想了想,斟酌道:“你們願意為大傢伙辦事,可也不能虧了你們,村子裡再找三十個青壯,跟著你們一起去。對了,再,再多帶些糧食,拿一千二百石吧!別到時候不夠,丟了咱們上灣村的臉。”

小老頭點頭,他起身要去安排,張二叔又叫住了他。

“告訴下去,讓家家戶戶都好好挑,把頂好的糧食選出來,可不許有秕穀,更不許摻砂石草棍,明白嗎?”

“明白!”

小老頭轉身下去,其他的老農也散了,當天夜裡,整個村子就忙活下去,婦人們拿著笸籮,仔細篩選。

將挑好的糧食裝進袋子裡,每一袋都裝得滿滿的,重量遠遠超出規定。

即便如此,大傢伙還要多準備一些。

“這是給上位的,要是摻了壞的,那就是沒良心,這輩子只能生閨女,生不出兒子來!”

面對著可能絕後的詛咒,當真沒有誰敢馬虎。

天還不亮,運送糧食的隊伍就出了村子,直奔滁州城而去。

在車隊前面的一面小旗上,寫著歪歪扭扭的四個字:納糧報恩!

老百姓提前主動交田賦,而且還是超額繳納!

簡直是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

可就是發生在了滁州大地上。

裝載著糧食的車隊所過之處,都吸引了無數的目光,有的百姓拿著清水乾糧過來,主動詢問,當知道他們的打算之後,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

“做得對,做得好!上位對咱們有恩,有大恩!咱們就要報恩!”

“該怎麼報恩?還不是多納糧,讓上位的兵吃得飽飽的,用力氣殺韃子。”

“說到底,還不是讓咱們大傢伙能過安穩的日子,能吃飽穿暖。”

很快各個村子,丁多糧多的人家,主動帶頭,帶著田賦,湧向了滁州。

面對此情此景,你說李善長能不心驚肉跳嗎?

過去拿刀逼著,未必能收上來的稅糧,現在主動送來了。

人心如此,還有什麼好遲疑的。

上位就是天命所歸!

李善長為了避免混亂,立刻跟張希孟商議,不能任由各地盲目送糧,萬一重複了,或者來不及送入倉庫,那就不好了。

因此他們暫時規定,要求幾個村子提前商議好,並且得到可以起運的命令,或是三千石,或是五千石,最多一萬石,一起起運,送到制定的倉庫。

然後由他們開具完糧納稅的憑據,再返回村子。

張希孟自然是同意,又請示了朱元璋。

老朱也答應了,不過他加了一條,所有主動送糧過來的人,他都要親自見見,請大傢伙吃頓飯,問問村子的情況。

再有,如果有人確實伶俐,會辦事,就留下來,充任官吏。

從農民一下子成為官員,也就是老朱幹得出來。

張希孟也同意了,畢竟能組織幾千石糧食運輸,怎麼看都是有本事的,而且能力突出,絕不是書呆子。

只要適當考察一下,就可以大膽使用。

從老朱這裡出來,張希孟突然意識到了一件事。

我的天啊!

這不就是糧長制嗎?

張希孟隱約記得,很多人都把糧長制視作一種落後的財稅制度……覺得讓糧長將糧食運到指定的區域,效率低下,缺少管理,拖欠積壓,是常有的事。

由此也造成了大明朝戶部財政的窘迫。

甚至糧長制被視作朱元璋小農意識入骨,不懂財政,異想天開的證據。

是很多人咬牙切齒,希望改革的弊政。

這些看法也沒錯,只是在這麼想之前,能不能稍微肯定一下,在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由於土地分配公平,執法嚴明。

百姓主動繳納田賦,一些地區匯總到丁多田多的富戶手裡,而富戶主動運糧去太倉……中間省去了多少官吏,避免了多少貪墨害民?

而各地的糧長也會得到老朱的提拔重用,有人甚至能當到布政使,六部尚書,在科舉和國子監之外,又有了一條晉升的渠道。

又是何等光榮!

一項良政,為什麼會崩潰?

土地兼併,許多百姓無以為生,縉紳大戶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