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十四年十月,脫脫率領四十萬大軍南下,號稱百萬,旌旗千里,鑼鼓震野,出師之盛,前所未有!
在這一刻,似乎那個橫掃歐亞,滅國四十的蒙古帝國又回來了。
中原群雄,無不惶恐戰慄,惴惴不安。
最先舉起義旗的劉福通,此刻被元軍困在河南之地,陷入了元軍和地主武裝的雙重包圍,舉步維艱。
已經稱帝建國的天完大帝徐壽輝也不好過,他攻擊杭州失敗,軍師彭瑩玉都戰死了,無奈之下也只能退兵漢水流域,勉強自保。
最早起義的那一批人,已經所剩無幾。
就連在懷遠的郭子興都已經染病,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在這一刻,天下的目光都落在了兩淮大地上。
如果能扛得住,紅巾起義還有機會,如果扛不住,聲勢浩大的紅巾起義,只怕就要煙消雲散了。
羅貫中帶著黃金,懷揣著誠王張士誠的書信,肩負著天下之望,再次踏入滁州,求見朱元璋。
此刻老朱正在滁州處理秋糧的事宜,老朋友又來了,見還是不見?和張士誠到底要不要聯手?
朱元璋再次召集手下的幾個文臣,商議對策。
包括賈魯在內,全都列席,大傢伙的心情都十分沉重,嚴肅的面容上,找不出一點笑容。畢竟幾十萬大軍,滾滾而來,那就是一座泰山,向你撞擊,任何血肉之軀,都會化為齏粉。
這就不是人能阻擋的!
“主公,既然大家都不願意說話,那我就說一句,對於張士誠,我們只能租用,絕對不能購買。如果要我說怎麼對待張士誠的請求,那就是我們給予除幫助之外的一切支援!”
除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援,那就是不管唄!
大傢伙好半天才反應過來,我們沒理解錯吧?
張希孟直接丟擲暴擊,哪怕連賈魯都聽傻了,這孩子不是被嚇壞了吧?怎麼光說胡話啊?
“脫脫攻擊高郵,一旦讓他得手,張士誠被拔掉,下一個就是我們。唇亡齒寒的道理,顯而易見。”賈魯沒有再往下說,但是指責的意思誰都聽得出來。
張希孟卻是微微一笑,“從道理上講,唇亡齒寒是沒錯,可我們和張士誠之間,能算得上唇齒相依嗎?張士誠這人靠得住嗎?他在舉兵之初,就接受過元廷的招降,後來嫌棄官小,才再度反叛。如今他在高郵稱王,面對元軍南下,危如累卵。他派使者來求咱們,當真可以信任?如果派兵過去,被張士誠賣了怎麼辦?”
合作抗擊元軍,這話固然沒錯,但是張希孟說的也是實在話,張士誠是個能信任的嗎?
雙方各懷鬼胎,聯起手來,就能抗衡元軍?
搞不好因為彼此猜忌,無法默契配合,反而讓元軍各個擊破,給人送了菜。
朱元璋思量再三,竟然也不像最初那麼熾熱,只不過他還下不了決心。
“先生說的有理,只是如今元軍聲勢浩大,張士誠撐不住,我們也必定會受到牽連……”
張希孟一笑,“主公,張士誠是個私鹽販子出身,他這人有著靈活的道德底線。前番他居高臨下,讓咱們歸順,如今又帶著重禮祈求結盟。前倨後恭,翻臉如翻書。似這樣的人,不把他逼到牆角,他是不會玩命的。我們答應結盟,他反而會耍手段,玩心計,把咱們推到前面,禍水西引。如果不和他結盟,把他晾在一邊,逼著他全力以赴,跟元軍玩命,沒準還能爆發出求生意志,當真擊敗元軍呢!”
聽完了張希孟的話,賈魯都覺得不可思議,除非是發生奇蹟,不然張士誠沒有半點機會。
而且前面分析戰局的時候,朱元璋已經定下了全力以赴,應付元軍的方針,張希孟就是最主要的倡導者。
如今面對張士誠的祈求,張希孟卻是這一番話語,未免南轅北轍,自相矛盾啊!
“主公,我的意思是這樣的,該怎麼備戰,還是要怎麼備戰,該用什麼計策就用什麼計策,我們和元軍肯定要分出個生死,只不過不跟張士誠合作罷了。”
朱元璋不免陷入沉思,按理說強敵當前,有人要合作,自然是最好不過,互相取暖嗎!
可偏偏張希孟反對合作,要單打獨鬥。
也幸虧一直以來,張希孟料事如神,沒有犯過錯,不然都不會有人聽他的。
到底要怎麼辦才好?
面對這個僵局,張希孟突然道:“主公,要不這樣吧,將徐達他們都叫來,一起商議!”
讓武將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