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要給自己尋找刺激嗎?
哪怕事後覆盤,人們也只找到了兩個理由,其一,張士誠在早期曾經投降過元廷,但降而復叛,人品堪憂,不值得信任。
其次脫脫自以為必勝,為了威懾天下紅巾,他打算屠戮高郵,以十幾萬軍民,震懾天下,徹底壓下去紅巾軍的勢頭。
其實這倆理由都很蒼白,因為這倆說法都是在分析脫脫為什麼要這麼幹,卻沒有講清楚,脫脫不得不這麼幹的原因。
面對鋪天蓋地的大潮,身在其中的人,選擇餘地並不大,哪怕貴為三軍統帥,一國宰相,脫脫也沒有太多的餘地。
因為他不敢接受張士誠的投降!
總督天下大軍,攜著王命南下……脫脫必須要一場酣暢淋漓的大聖,唯有如此,才能向皇帝,向天下人交代,才能壓制住那些反對他的聲音。
勝利不夠大,戰績不夠輝煌。
他都會被扣上勞民傷財的帽子。
如果接受張士誠投降,張士誠再反叛,一個養寇自重,圖謀不軌的大罪,就會落到他的頭上。
元廷中,那些脫脫的政敵,已經磨刀霍霍,要從任何角度,攻擊脫脫。
坐在了脫脫的位置上,甚至連大都的皇帝都不信任他。
脫脫騎上了老虎背,沒有任何的選擇,唯有勝利,還有殘酷,才能壓制住那些亂糟糟的聲音。用十幾萬顆腦袋,才能重塑宰相的威嚴。
他面前的敵人是張士誠,他身後的對手是平章政事哈麻,是無數蒙古權貴,是龍椅上的皇帝!谷
脫脫的處境,也是在多年之後,張希孟拿到了大都元廷實錄之後,進行了全面覆盤,才最終弄清楚的。
這位大元最後的希望,能選擇的餘地,真的太少了。
在直接攻擊高郵受挫之後,脫脫不得不改變戰術,他橫掃了高郵周圍之後,隨即將目光放在了一座縣城上。
那就是六合!
這是一座很不起眼的小城,脫脫並沒有當回事,鹽城,興化,泰州,哪個不比六合更大?這些城池都擋不住元軍兵鋒,更何況小小的六合。
脫脫倒是也知道,六合並不在張士誠的控制之下,而是在一個叫朱元璋的人治下。
朱元璋?
沒聽說過!
各路紅巾豪帥,壓根就沒有這個人。
兩淮地界,稱王的紅巾賊就有一大堆,彭大,趙均用,張士誠,元帥更是多如牛毛,比某品牌薯片的那啥都多……
在這麼多強悍的前輩面前,朱元璋只敢號稱鎮撫使。
這又是個多大的官職,多大的軍力!
一點也不意外,脫脫低估了朱元璋。
他派遣兩個蒙古萬戶,去攻擊六合,打算一走一過,就輕取六合,徹底掃清高郵外圍的一切城池,而後集中兵力,圍攻高郵。
擒殺張士誠,就在眼前!
負責攻擊六合的正是脫脫的弟弟,也先帖木兒。
作為親兄弟,哥哥擔任丞相,弟弟出任御史大夫,兄弟倆配合默契,還真維持了一段難得的太平歲月。
也先帖木兒的高光時刻發生在劉福通身上。
中原紅巾軍興起之後,也先帖木兒受哥哥的委任,率領大軍,剿殺劉福通……最初一切還都順利,連戰連捷,可突然也先帖木兒就敗了,而且敗得非常慘。
原因很簡單,之前的戰績都是也先帖木兒手下先鋒大將鞏不班打出來的,結果在一次突襲中,鞏不班被紅巾軍殺了,隨後也先帖木兒就嚇得狼狽大敗,收復的城池也盡數丟給了劉福通。
如果到此為止,也就罷了,可脫脫偏偏疼愛弟弟,給他加派了許多兵馬,一共集中三十萬人,繼續和劉福通決戰。
搞笑的一幕出現了,劉福通一次試探性的夜襲,卻讓三十萬人的軍營出現了譁變,也先帖木兒嚇得撒腿就跑。
同樣的錯誤,犯了兩次!
不明就裡的元軍自相踩踏,三十萬人,最後只剩下一萬,倉皇撤退。
這場沙河之戰也是紅巾軍早期的轉折點,此戰之後,劉福通背靠大別山,以黃河和汝河為防線,和元軍大戰。
受此鼓舞,各地紅巾軍如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芝麻李,布王三,孟海馬,郭子興,都是這時期湧現的人物。
也先帖木兒身為罪臣,幸虧了脫脫庇護,才沒有被砍頭。不過他的失敗影響非常大,甚至波及瞭如今的高郵之戰。
脫脫為什麼要大老遠調集西域的兵馬,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