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苦讀書,想要出人頭地,連到金陵的路費都沒有。
王家資助了他,本想讓尤方進入朱家軍,順便窺探朱家軍虛實。結果尤方晚來了一步,沒有趕上考試,而且朱家軍的作風王珏已經知道了,他選擇了張士誠。
隨後朱家軍這邊動靜越來越大,王珏害怕,就想刺探朱家軍的情況。
恰巧遇到尤方入選朱英的老師,他就授意手下,用曾經對付元廷官員的手段,對付尤方……
可憐尤方,就是個小小的書生,來金陵參加考試,就是這輩子最遠的一起出行。見識有限不說,心思也單純可憐。
還以為天下的美事都圍著他轉,小小的美人手段,就把他拴住了。
但是話又說回來,尤方無辜嗎?
他見美色就迷糊,人家讓他偷書稿就偷,讓他下毒他也幹了……但凡他做人有一點底線,也不至於一點底線都沒有啊!
如今喝下毒茶,七竅流血,被活活氣死,也是咎由自取,沒有半點值得同情。
其實張希孟從他身上,倒是窺見了不少東西。
王家生意做得大,有錢有勢,曾經依附元廷,如今又是張士誠的座上賓,他們想要收買官吏,豢養讀書人,著實太容易了。
資助讀書,幫忙考試,顏如玉,黃金屋,等他們踏上仕途,必然會投桃報李,替王家衝鋒陷陣,遮風擋雨。
這種事情,很早就有了,所謂榜下捉婿,不就是提前拉攏文官嗎!
後來大家覺得榜下捉婿還是太晚了,要培養人才,就從讀書開始,最後乾脆自己辦學堂,成批輸出人才,朋比為奸,把持朝政,遮天蔽日。
沒錯,說的就是東林書院。
張希孟越發覺得鼓勵興學,擴大科舉規模,從基層做起……非如此不可。
畢竟只有朝廷才有力量,廣泛興學,世家商賈,可以培養幾十個,上百個人才,沒法幾十萬,幾百萬培養讀書人。
在廣泛培養人才的基礎上,每次科舉的規模都保持一個龐大數目,就沒法一下子收買這麼多人。
而且透過科舉,要從底層開始做起,這樣的人沒多大權力,收買起來,完全沒有價效比。
總而言之,只要把收買文官這事弄得成本無限高,就自然能打消一些人的如意算盤。
只要能堅持這一套不變,估計也就沒東林黨什麼事情了。
當然了,這只是遠景規劃而已,眼下最緊要的還是這個案子……居然有人把手伸到了朱英的身邊,這個王珏還真是個人物!
他跟張士誠湊在一起,雖然算不得什麼勁敵,但也不可小覷。必須要趁機挖出潛藏在金陵的所有眼線,給張士誠當頭一棒,讓他知道厲害……
可就在張希孟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從蘇州再一次送來了訊息。
這個訊息讓張希孟冷靜不下來了,他環顧四周,想了好半天,還是決定去找李善長。
畢竟朱元璋不在,李善長手上的權柄最重,這件事他們必須有個結論才行。
等老李看過這個訊息之後,他也滿臉詭異,想笑又不好笑,但是不笑又憋著難受。
“我說張相,這個張九四費了半天力氣,偷了你的書稿,他沒有按照你的辦法落實革新,反而找一旁文人,要駁斥你的文章?”
張希孟無奈苦笑,“人家或許有把握駁倒我吧!”
“駁倒你有什麼用啊!”李善長冷笑,“說得天花亂墜,又能怎麼樣?哪個理學碩儒不能講出一番道理來?可是誰又有本事勵精圖治,蒸蒸日上?你的主張不在於說了什麼,而是咱們府庫豐盈,軍械齊備,糧草充足,萬民擁戴!是常平倉的糧食,是將士身上的鎧甲,是幾十萬的民夫……這才是真正有用的!”
李善長不吝言辭,讚美張希孟,弄得他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不過老李的確把這個事情帶向了一個現實的維度,張希孟主張的背後,是強大的朱家軍。反過來說,朱家軍的強大,又離不開張希孟的主張。
二者相輔相成,互相成全。
正因為如此,才讓很多聰明的讀書人,接受了張希孟的主張。
要是沒有朱家軍的成就擺在這裡,那些人看到了幾篇文章,就發了瘋,哭喊著要給朱家軍效力,那才是腦子壞了呢!
“按照李兄的說法,張士誠最該做的,是向咱們學?”
李善長大笑,“可惜啊!他學不來!只是我也沒有料到,他竟然歪打正著,幫著咱們把文章傳播了……現在吳中才子,心向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