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子,你瞧見沒有,咱標兒去了北平才幾天,這見識上來了,心胸格局也有了,就連文筆都好了太多,不愧是咱兒子,前途無量啊!”
朱元璋抓著文章,一遍有一遍看著,彷彿欣賞孩子第一張三好學生獎狀的老父親,簡直可以含笑九泉了。
馬氏心裡頭喜悅,自不必說,朱標這孩子吧,可以說集中了萬千寵愛,佔進天時地利,本身也是聰敏好學,人品方正……你很難挑出他有什麼問題。
可馬皇后總有些遲疑,似乎兒子差了一些,但卻說不好,到底差在哪裡?
這一次去北平,朱標第一份作業,就是講述將士之苦,說戍邊的艱難。
馬氏看到之後,立刻就大喜過望,隨即她親自授意,讓下面人幫著修改潤色,隨後這份文章就出現在了報紙上。
很顯然,身為一個儲君,也要有人支援,也要抓住屬於自己的力量。
過去朱標擁有的一切,都是老爹給的。
這自然算不得錯,但是全盤接受一切的朱標,面對著這個錯綜複雜的天下,又能做什麼呢?
守成之君難為,想要一成不變,你有朱元璋的經歷,朱元璋的威望嗎?
不行的,必定會出問題的。
絲毫不用懷疑。
俗話怎麼說來的,爹有媽有不如自己有。
朱標這一次站出來為將士說話,就是在收取人心。
像胡大海等人,他們就會聚集在朱標身邊,幫著儲君遮風擋雨,搖旗吶喊。掌握住這股力量,朱標也就有了屬於他自己的根基。
所以你說張希孟沒有教朱標嗎?
他恰恰在潛移默化之中,教導朱標一些最根本的東西。
你說要教朱標正確的思想,避免他被別人左右。
可問題是什麼才是正確的?
張希孟說的就是正確的,孔夫子說的就是錯的……這也未免太不講道理了。
只有置身北平,處在這種極端困難的情況下。
才能讓人看清楚很多根本的東西。
比如當下的北平,什麼是最重要的?
安全!
甚至還在溫飽之上。
一個人固然要吃飽穿暖,要過得下去。
可問題是有哪那麼多敵兵,亂七八糟,虎視眈眈,多窮的人家,總要有個籬笆園。
不把門戶看好了,人家隨便進來搶劫,多少勞動成果,都會被洗劫一空的。
所以在北平,有很多百姓,寧可暫時餓著肚子,也願意先把長城防線修起來。
這也就是胡大海他們做的事情。
冬天的燕山,天寒地凍,需要用鐵釺先鑿開窟窿,然後用鐵鎬鐵鍬,一點點清理。需要挖幾尺深之後,才能穿過凍土層。
不管多麼身強力壯的小夥子,這麼幹活,沒有幾下子,就會震裂虎口,流出鮮血,雙手在寒風中,凍得僵硬,腫脹,更有凍傷青紫的,不一而足。
這裡面的辛苦,就沒法說了。
怎麼辦?
還能放棄嗎?
這裡可是燕雲之地啊!
幾百年前,丟給了契丹,造成了多麼慘痛的教訓,經過這段時間的宣傳,誰不知道?
燕雲之地,寸土不能丟。
為了守住這裡,為了讓將士過得好一點……就必須傾注資源。然後就是開中法……其實只要走一趟,用心體察,仔細思考,很容易就明白了。
把食鹽買賣的權力,交給將士,自然是不免弊端,同樣的道理,讓文臣負責,交給鹽道衙門,不還是一樣!
說到底,就是要把這塊大餡餅,交給誰的問題。
像明孝宗那種情況,靠著群臣輔佐,擁立登基,眾正盈朝,君慈臣賢,為了避免麻煩,自然是讓商賈向太倉輸送銀子,換取鹽引。
把錢都交給文官負責,鹽利也由他們分配。
至於說九邊的商屯荒廢,大量百姓逃跑,邊軍缺糧,軍戶困窘,戰力嚴重削弱……對不起,皇帝陛下身邊都是君子賢臣,暫時看不到這些武夫不是!
朱標翻看送過來的各種公文,開始揣摩先生的治國方略。
漸漸的,他也有了些體會。
首先自然是修烽火臺,以求安全,接著是興軍屯,以求養兵。
然後是辦學堂,安頓軍中子弟,讓將士安心。
而且為了聚攏財富,減輕將士負擔,以開中法聚斂財富,開中法的核心,就是以食鹽換取商賈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