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六十三章 朱元璋的決斷

的一支野戰力量,就會土崩瓦解,黃河流域,長城以南,再也沒有可以和大明抗衡的元軍主力。

攻克大都,指日可待。

正是這些情形,讓朱元璋篤定了戰略決戰,一舉全殲察罕的信心。

不過話雖如此,再看被被包圍的元軍,又是個什麼情況呢?

察罕帖木兒是靠著地主武裝崛起,從最初的一萬人,打到了現在,麾下幾十萬兵馬。

先後擊敗了北伐中路軍和西路軍。

在南下開封之前,察罕重兵屯太行,以兵分鎮關中、河洛、江淮,旌旗營壘,綿延千里,兵鋒強盛,甚至還在當初的脫脫之上。

尤其重要的是,察罕是知兵之人,用兵名將。

他和脫脫那種以內政為主的人不一樣。

而且察罕也不可能做大元朝的忠臣孝子,不會因為一道旨意,就放棄兵權。

“主公,根據密報,察罕手上的兵馬,不會低於四十萬,其中能戰的精銳,也超過三十萬人,尤其是還有陝甘諸王的兵馬,其中鐵騎數萬,戰力強悍。”

張希孟分析道:“此戰還有一個最大的變數,那就是屯駐大同方向的孛羅帖木兒。他承襲父親答失八都魯的地位兵馬,在對付北伐中路軍的時候,立下了大功。手上也有十萬以上的重兵,是整個元廷第二大的力量。”

“如果答失八都魯南下增援察罕,元軍的總兵力就會超過五十萬。而我們能動用的人馬,還不足三十五萬。雖然兵馬的質量可以抵消數量的優勢,但是在這種大決戰的情況下,總還是多一個人,膽氣就足一分。更何況關中的李思齊也可能出動兵馬,馳援察罕,如此一來,我們要面對的敵人就更強大了。”

張希孟說到這裡,神色也越發凝重,心中狐疑。

還是那句話,面對著雙方近百萬大軍,縱橫千里的大戰場,決定命運的豪賭……張希孟謀而難斷的毛病又犯了。

好在做最終決定的人不是張希孟,朱元璋以他那種最底層苦熬出來的勇毅頑強,死死扛著大局,而且他也有自己的判斷。

“先生所講有理,但也不全面……察罕帖木兒同樣有著巨大的弱點。首先,先生擔心孛羅帖木兒,但是察罕兵多,但地位卻低於對方,兩家矛盾重重,如果不是咱們北伐,沒準他們自己就打起來了。所以這兩方是不可能同心同德的。這是其一!”

“第二,元軍兵馬雖多,但是中原之地因為反覆鏖戰,不斷拉鋸,已經民力凋敝,赤地千里,想要找到足夠的糧草軍需,幾乎不可能。蒙古鐵騎雖然厲害,但草料糧食的消耗更大。壓力還在我們之上。”

“至於第三點,南陽一戰,俘虜了阿魯溫。東平府的伏擊,擊敗了王保保……事實證明,察罕的兵馬,也就是那麼回事。他或許比陳友諒強,但到底只是個地主豪強。手下兵馬越多,越是錯綜複雜,就越難以調動。現在看起來聲勢浩大,不可一世,但只要挫敗他們,立刻就會星落雲散,一潰千里。”

“打仗打得就是信心,此戰咱們揹負著華夏淪亡的百年恥辱,揹負著數千萬百姓的希望囑託。此戰……必勝!”

老朱的拳頭,狠狠砸在了桌子上。

以近乎一錘定音的方式,下定了決戰的信心。

旬日之間,朱升,楊憲,汪廣洋,胡惟庸等人,趕到了濟寧,緊隨其後,胡大海和常遇春也領兵趕到,加上已經提前到來的徐達。

朱元璋手下最強的文武幾乎齊聚一堂,明軍精銳,悉數在此!

老朱向大傢伙介紹了當前的情況,以及他的決戰之心,然後對大傢伙道:“你們都暢所欲言,看看哪裡需要補充,哪裡還有疏漏,咱想要聽你們的意見。”

朱元璋這話說得很有意思,開誠佈公,聽取意見,這是沒錯。

但是前提是大決戰的決心已經下了,你們就不要質疑了,想辦法完善計劃就是了。

眾人都繃著臉,默默注視著地圖,誰也不敢輕易開口。

百萬決戰,光是這個規模,就讓大傢伙腦袋嗡嗡的。

再看戰場,從山東到關中,從河南到山西……整個中原大地,黃河兩岸,全都在視野之內。

如此大戰,想要算無遺策,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誰也沒有足夠的把握,能夠掌握全域性。

就在所有人都沉默的時候,朱升輕咳了一聲,“上位,元軍的情況很明白了,但是咱們卻也有個最大的弊病,如果處理不好,同樣會功虧一簣。”

朱元璋眉頭一皺,“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