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了請張希孟這尊真神駕到,那可是煞費苦心,除了前期的宣傳,盛大的迎接之外,他還把自己的王府空了出來,粉刷一新,請張希孟居住。
張希孟倒是沒有答應,住那麼大的王府,他也不舒服,好在張希孟昔日來北平的時候,住的地方尚在,而且維護還挺好,尤其是院子裡的槐樹,又長高了許多,枝繁葉茂,鬱鬱蔥蔥。
張希孟很是滿意,安頓下來,把書稿放好,隨後就去赴宴,朱棣,胡大海,還有其他幾位大將,包括剛剛趕到的楚琦,也包括黃子澄,大傢伙圍繞著張希孟,全都客氣無比,尤其是胡大海,簡直可以用謙卑來形容。
張希孟看他都想笑,“我說老胡,咱倆什麼交情,你跟我玩這個?”
胡大海苦著老臉,無可奈何道:“越國公胡大海自然不必如此,只是我那三個孫子,實在是不爭氣……沒法子,只能請張先生好生教導,要不然我們胡家非敗落了不可。我這個世襲罔替的爵位,也怕後繼無人啊!”
張希孟忍不住點頭,“為父不易,為祖更不易,放心吧,這事包在我的身上。”張希孟毫不遲疑答應,無他,別人的事,張希孟可以推脫,但是到了胡大海這裡,他可推脫不了,這位為了正軍法,舍了一個兒子,隨後又在北平這麼多年,修築長城,厥功至偉,無論如何,他也不能拒絕。
胡大海感恩不盡,甚至有點想哭的衝動,啥也別說了,教孩子太難了,比打仗殺敵難多了。
他寧可提著刀,砍翻一座城,也不願意教孩子做作業。
那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張希孟駕臨北平,算是給很多人看到了希望,軍中將士,普通百姓,全都歡欣鼓舞,喜笑顏開,充滿了鬥志。
有了張相在,北平就不是教化的荒漠,很快就能有一所天下頂級的學堂,能夠培養人才。望子成龍的父母也都有了希望。
一場宴會,賓主盡歡,張希孟返回住處,先休息了兩天。到底不是二十幾歲的人了,那時候東西奔走,軍務民政,忙得不亦樂乎,好像永遠不知道疲憊一樣,現在不行了,人到中年,茶杯的枸杞一把一把的加,還是不免疲憊。
張希孟趁著休息的功夫,也在翻閱手稿,就準備過幾天正式授課。
而就在張希孟到了北平的第三天,有人前來拜訪。
很顯然,尋常人是來不了的,但是這人身份特殊,他是濟民學堂的生員,又是北平大學堂,籌備的老師之一,來人正是方孝孺。
“坐吧。”張希孟還挺欣賞方孝孺的,至少在濟民學堂的這段時間裡,方孝孺做到了身體力行,在民間宣揚移風易俗,剷除三姑六婆,他做了非常多,學生當中,堪稱表率。
而且方孝孺又不辭辛勞,從江西來到北平,只為了更進一步,推動教化。
這樣一個踏實肯幹,又不怕吃苦的好學生,絕對是足以掩飾固有偏見的。
方孝孺道謝之後,坐了下來,他看了看張希孟的神色,發現張相公今天心情不錯,臉色也很好。
“先生,你知道嗎,燕王殿下,有辱斯文,他明面上是辦學,其實根本是敗壞大明的學風。我,我要彈劾他!”
張希孟怔了一下,“方孝孺,我不是說燕王彈劾不得。而是講話要有憑據,不能胡言亂語。你知道北平的狀況嗎?”
方孝孺頓了一下,道:“自然是知道,北平確實不易,但是我怕像燕王這麼胡搞,寄託了無數人希望的北平大學堂,就要淪為泡影了。”
張希孟正色道:“這麼嚴重?”
方孝孺用力點頭,憂心道:“只怕比這個還嚴重!”
張希孟想了想,“你可有證據嗎?”
方孝孺想了想,“張相,可願意隨學生去看看?”
張希孟想了想,終於點頭。
他們上了一駕馬車,有兩名隨從跟著,保護張希孟的安全,而後馬車來到了離著燕王府不遠的北平大學堂。
站在外面一看,這座學堂佔地廣闊,建築恢弘,高大的磚牆,整齊的院落,四四方方,非常符合北方的審美。
方孝孺翻了翻眼皮,“張相公,金玉其外罷了,您隨學生來。”
方孝孺在前面帶頭,領著張希孟到了一片單獨的校舍,這裡的前院是負責考核學生的,凡是透過考核的,暫時居住這邊,等待進一步的安排。
方孝孺隨便敲開了一間房門,裡面有個粗壯的少年,面色漆黑,宛如一頭亞成年的黑熊,非常敦實。
他似乎認識方孝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