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8部分

起夏秋,溼熱交蒸,本乎天也。因熱求涼,過吞生冷,由於人也。氣壯而傷於天者,鬱熱為多。氣弱而傷於人者,陰寒為甚。溼土寄旺四時,或從火化,則陽土有餘,而溼熱為病。或從水化,則陰土不足,而寒溼為病。”並詳盡地提出了辨寒熱、辨虛實、辨五色等。特別對休息痢的認識更為深刻,認為“屢發屢止,經年不愈,多因兜澀太早,積熱未清所致。亦有調理失宜,亦有過服寒涼,亦有元氣下陷,亦有腎虛不固,均能患此”。另外,比較突出的一點是強調本病與脾腎的關係,如明·李中梓《醫宗必讀·痢疾》雲:“痢之為證,多本脾腎。……在脾者病淺,在腎者病深……未有久痢而腎不損者。”

在治療方面,金·劉河間提出的“調氣則後重自除,行血則便膿自愈”的法則,至今仍屬治痢之常法。明·張景嶽特別強調,治療痢疾“最當察虛實,辨寒熱”。而《醫宗必讀…痢疾》指出:“至治法,須求何邪所傷,何髒受病。如因於溼熱者,去其溼熱;因於積滯者,去其積滯。因於氣者調之;因於血者和之。新感而實者,可以通因通用;久病而虛者,可以塞因塞用。”清·喻昌創“逆流挽舟”之法,並在《醫門法律·痢疾論》中雲:“引其邪而出之於外。”創活人敗毒散。清·蔣寶素將痢疾稱為內癰,他在《醫略十三篇·痢疾》中雲:“治痢之法,當參入治癰之義。”這些治療原則,一直指導著今天的臨床。

西醫學的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及一些結腸病變如潰瘍性結腸炎等,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病因病機】

痢疾多由外感溼熱、疫毒之邪,內傷飲食,損及脾胃與腸而致。邪氣客於大腸,與氣血搏結,腸道脂膜血絡受傷,傳導失司,而致下痢。

一、病因

1。外感時疫邪毒

夏秋季節,暑溼穢濁、疫毒易於滋生。溼熱或暑溼之邪內侵腸道,溼熱鬱蒸,氣血與之搏結於腸之脂膜,化為膿血而成溼熱痢;疫毒之邪侵及陽明氣分,進而內竄營血,甚則進迫下焦厥陰、少陰,而致急重之疫毒痢。正如《景嶽全書·雜證謨》雲:“痢疾之病,多病於夏秋之交,古法相傳,皆謂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熱之毒蓄積為痢。”素體陽虛之人,感受寒溼或感受溼邪後,溼從寒化,寒溼侵及大腸,發為寒溼痢。

2。內傷飲食

若平素嗜食肥甘厚味,或誤食餿腐不潔之物,釀生溼熱,溼熱毒邪,直趨腸道,則成溼熱痢或疫毒痢。若其人平素恣食生冷瓜果,傷及脾胃,中陽不足,寒溼內蘊,如再貪涼飲冷或食不潔之物,寒溼食積壅塞腸中,而成寒溼痢。《景嶽全書·雜證謨》雲:“因熱貪涼者,人之常事也,過食生冷,所以致痢。”

上述病因雖有外感時疫邪毒與內傷飲食之分,但兩者常相互影響,往往內外交感而發病。

二、病機

痢疾的基本病機為邪蘊腸腑,氣血凝滯,傳導失司,脂膜血絡受傷而成痢。溼熱、疫毒、寒溼、食積等內蘊腸腑,與腸中氣血相搏結,大腸傳導功能失司,通降不利,氣血瘀滯,腸絡受損,腐敗化為膿血而痢下赤白;氣機阻滯,腑氣不通,故見腹痛,裡急後重。

本病的病位在腸,與脾胃關係密切,可涉及腎。痢疾基本病變在腸,因腸與胃密切相連,腸病及胃,故常曰在腸胃。如《醫碥·痢》所說:“不論何臟腑之溼熱,皆得以人腸胃,以胃為中土,主容受而傳之腸也。”然痢疾日久,不但損傷脾胃而且累及於腎,導致腎氣虛憊或脾腎陽虛,下痢不止。

病理性質有虛、實、寒、熱之不同,且演變多端。暴痢多屬實證。外感溼熱或溼熱內生,壅滯腑氣,或疫毒內侵,毒盛於裡,燻灼腸道,下痢鮮紫膿血,壯熱口渴,或溼熱、疫毒之氣上攻於胃,胃氣逆而不降,噤口不納者,皆屬實證、熱證;寒溼陰邪所致者為寒證。下痢日久,可由實轉虛或虛實夾雜,寒熱並見。如疫毒熱盛傷津,或溼熱內鬱不清,日久則傷氣、傷陰,或素體陰虛邪戀,而成陰虛痢者;久痢傷正,胃虛氣逆,胃不納食者,而成噤口痢虛證;脾胃素虛而感寒溼患痢,或溼熱痢過服寒涼藥物致脾虛中寒,日久化源不足,累及腎陽,關門不固,下痢滑脫,形成虛寒痢;如痢疾遷延,邪戀正衰,脾氣更虛,或治療不當,收澀過早,關門留寇,則成久痢,或時愈時發的休息痢。

【診查要點】

一、診斷依據

1。下痢膿血黏液,腹痛,裡急後重,大便次數增多。

2。急性痢疾起病急驟,可伴有惡寒發熱;慢性痢疾則反覆發作,遷延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