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家的行為很快被其他人家發現了,這下,樂城的其他家族都明白過來了,他們一窩蜂的湧過來,也圍著行宮周圍蓋起了房子。
想想以前的八姓,不就是他們的家都是圍著蓮花臺蓋的嗎?
現在他們也都住得離大王這麼近,日後大王走出行宮,走兩步就能到他們家去。近水樓臺先得月啊!
龔獠就看迎客村那裡,想出名計程車子和想替自家子孫出名的人都瘋了,再看行宮那裡,想抱大王大腿的人也都瘋了。
一邊是樂城以外其他地方的人,一邊是樂城裡那些流散的小家族。
聯想起商城附近的二環區,公主這不過是故計重施而已。
就算這行宮大王一年住不了兩個月,但只要建起來了,人氣就聚在那裡了,慢慢的,人就會往那裡遷移了。
但他只能看出公主在聚攏百姓,替樂城積攢人口,卻想不出公主要這麼多人幹什麼。
她是還嫌手中的兵不夠多嗎?
第308章 觀瀾
“這就是迎客村嗎?”羊峰從馬車上下來就看到眼前擁擠的人潮。
到處都是車輛、牛馬、人。誰能想到這裡十日前還是荒地?
這裡原來是個不大的村落; 有二十幾戶人家; 耕讀為生。
因為靠近樂城,樂城稅賦取得不多,勞役也都是從別的地方徵; 稱得上是安居樂業。但不知是從何時起,這座村落就漸漸荒蕪了。年輕人都離開去城裡做工; 村子裡只剩下了老人、女人和孩子。之後當老人離開之後,村子裡就沒有人了。
村中荒草都有一人高,在荒草的掩沒下彷彿曲徑通幽般; 不知偶然在哪裡一轉就能看到以前荒村留下的半片草棚、半畝荒田、半副石磨。人一走近; 色彩斑斕的野雞忽的從草叢中飛出。
不由得就有詩興大發的文人; 擅寫小品故事計程車子靈感似泉湧。
劉竹與劉箐並不打算自己把這建村的事全給吞下來,事實上,龔大夫早在大王發令過後就已經高風亮傑的表示要後退一步; 把這個好機會讓給他們; 他只送了錢和人手過來; 還答應說如果他們需要採買大批木材、石材,他願意替他們周旋。
姜御史去給大王建行宮了。
這就意味著建這個士子村的人; 只剩下劉氏兄弟。
劉竹激動過後,轉了下眼珠; 問劉箐:“你覺得如何?”
劉箐道:“大哥; 我覺得士子村,士子建才是更好。”
劉竹欣慰道,“你能想到這個; 我就能放心了!”
這個大餅不能由他們劉氏一口吞下去。龔大夫、姜御史都讓了一步,這說明他們都看出大王想要的是什麼。
劉氏還沒有能耐代替天下士子。
大王要天下士子歸心,他們就要幫大王做到。
劉竹與劉箐立刻聯絡了樂城中與他們熟悉計程車子們,邀請他們為大王共建迎客村。為了不引人口舌,他們不止請了與劉家相熟的人,還找了田分與顧釜。
其中田分拒絕了,顧釜則應邀而來。
眾人群策群力,自然有爭吵也有分歧。劉氏兄弟趁機建立威信,無形中成了這一代年輕士子中間的領頭人。
顧釜察覺到這一點,便慢慢退了出去,學田分“鑽研”去了。
但比這迎客村更快建立起來的是城外的市場。
商人來了以後,姜姬立刻命人規劃出市場來。賣牛羊的和賣布的不能在一起,打鐵的不能和賣糧油的在一起。於是便又有了東西南北四座大市場。這可比樂城裡的舊市場大多了。
以前樂城中的市場門檻高,不但進城的稅高,城中地租、房租都貴得很。無形中抬高了貨物的價格。但優勢則是樂城中達官顯貴多,不管賣得多貴,都能找到買主。而且樂城的異國商人最多,外地的貨物也最全。除了這裡,你再也找不到一個市場裡就能買到鄭絲、趙絹、魏錦。
但沒有人會排斥商品變得更便宜,東西變得更多。
四市建立起來後,聞風而來的客人竟然全都是樂城裡的居民。
很多百姓因為最近漣水設卡,糧食、食鹽漲價而發愁了,一見市場裡有谷糧與食鹽,都是一車一車往家買。
卻不知這些糧食、食鹽都是剛從漣水送來的。
顧釜從迎客村回來,照例到市場來逛。樊城塌了半座城,逃出去那麼多人,看起來倒是肥了樂城。
他在市場裡看到的金銀財物、男僕女婢、高轅大車、高頭大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