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趙軍能在鄭國一年,十年,二十年,趙王又能再活幾年呢?
他自己已經打定主意,更不願意聽逆耳忠言。
結果現在想見鄭王,與其在宮門口求見,不如到王后這裡來,說不定運氣更好。
果然等人到了殿門口,侍人問話,來人說求見王后,又問大王可在。
侍人看他身後帶著一人,皺眉道:“此是何人?”那人把王姻推出來:“這是魯國建城王家三子,王姻。”
王姻行禮:“王長陽,求見鄭王。”
王姻走了這一路,已經想到要怎麼說服鄭王了。不過他要先見到鄭王,看他是個什麼樣的人再決定要如何選擇策略。
等見到鄭王后,交談幾句,王姻就大失所望。
這人還不如姜氏大王呢。
他是看不起大王,但大王的優點卻比鄭王多得多。
大王無才卻不自卑,會藏拙——雖然是公主在背後主導,無才卻並不無能,會識人,會信人,會聽從別人的意見,會改過。
鄭王,無才,無德,無能,無知。這麼一個坐井觀天的傻子,竟然是鄭王。
不怪公主一計致鄭國至此,鄭王如有大王三分,鄭國也不會落到現在這個境地。
不過這種傻子也很好騙就是。
王姻請求與鄭王密談,說著悄悄遞出魯王玉佩。鄭王準了。
等殿上侍人宮女都退下,只剩下鄭王心腹後,王姻撲地大哭,哭得涕淚橫流,哭得摧心折肝。
哭鄭王太苦、太難,哭趙王太不是東西,欺人太甚,哭這世道仁義難存,天理何在?
明明是親戚卻背後捅刀,趙王這麼幹,絕對遺臭萬年!
哭得鄭王心裡都有點酸酸的。
王姻哭完,握住鄭王的手,自稱乃是他們家大王身邊一等一的心腹,他小時候就陪伴大王長大,知道大王很多事,他家大王以前也被權臣欺負,他家大王現在還被權臣欺負,所以他家大王聽說鄭王把刑家幹掉了,擊節讚歎,高興壞了呢,連說鄭王幹得好,幹得對,盼自己也能有鄭王的氣魄和勇氣,有朝一日也把身邊的權臣統統給殺光!
鄭王聽到這裡,信了王姻兩分。
這果然是魯王心腹中的心腹。看年紀,也確實是魯王同齡之人,他都能說出魯王苦書厭詩之事呢。
魯王原來是連個書都讀不好的蠢才哈哈哈哈!
王姻說,魯王想幫他,但擔心趙王會記恨魯王和魯國,所以不敢送糧給鄭王,也不敢幫鄭王,魯王心裡很愧疚,愧疚的都睡不好了。
鄭王雖然生氣,但發現不是自己一個人怕趙王,覺得也不壞。比起他,魯王連聽到趙王的名字都會嚇得睡不著,當然是他更有膽量和勇氣。
王姻說,魯王知道鄭王缺糧,所以魯王想了一個辦法,他來替鄭王種糧,等收成後,就把糧還給鄭王,這樣就不算他幫鄭王了。
辦法挺好。
鄭王只是不解一件事:“魯王怎麼幫孤種糧?”
王姻:“我王願向大王借十四城,不取一丁一卒,不取一金一物,只令百姓依時耕種。待谷熟後,自歸大王矣。”
鄭王心腹在旁邊瞪大眼睛。
鄭王自然不信!他又不傻!
王姻道:“此事趙王必然不信。必以為我王已與大王反目。但大王自可遣人去看,看那十四座城現在是從哪裡來的糧食在供養!那十四座城的百姓又是在做什麼?他們可有人在我王座下服役?可有人持起我王的刀槍?”
鄭王想起那十四座城的百姓每日所食是一筆何等巨大的糧食就打寒戰。如果魯王當真自掏腰包養鄭人……
王姻深情道:“我王與大王乃骨肉之親,血脈相系。大王不信旁人可以,怎可不信我王之真心?”
鄭王決定,先派人去那十四座城看看。如果百姓當真在耕種,每天吃的糧食都是從魯國運來的話,那他就……只能先這樣了。
等王姻走後,心腹忙道:“大王不可信此獠!”
鄭王嘆道:“就算不信,那十四座城,孤也奪不回來啊。孤麾下無一將,又能怎麼辦?”
而且,萬一是真的呢?
心腹目瞪口呆,他看著鄭王,第一次產生疑惑。
我為何在此?
在此為何?
第474章 紅粉骷髏
鄭王不知道拿王姻怎麼辦。是奉若上賓?還是下大獄?
於是王姻還是跟舉薦他的人回去了; 每日在那人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