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呢。”郭宇問道。
“我們幾個想了幾條,老爺您聽聽看是否可行。”
“說出來聽聽,行不行在研究。”郭宇催促他趕緊說正題。
“第一是在全國的報紙上刊登廣告大量招人,把條件開的稍微高一些,福利說的好一些,估計能吸引到不少人。第二是華福會現有會員二十多萬,可以發動這些會員遷移到南洋,那裡是華福會的根基,只要我們讓各分會去做工作,應該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第三就是讓華福會的會員動員親屬、朋友、鄰居去南洋定居工作,我們想了個對策,就是動員一個人增加一定的會員積分,這樣那些會員的積極性就高了,我想會說動不少人。”陳有功喘了一口氣,繼續說道。
“還有一個辦法,就需要老爺定奪了,就是用錢買人口。”陳有功說完還看了看郭宇的反應,生怕自家老爺發火。
郭宇到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不過對這個買人一是還沒有想明白,“買人,怎麼買,不會是到人販子那裡買吧,你當是買丫鬟呢。”
“不是那樣買,那樣也太貴了,我們幾個人商量了一下,就是讓您找找各省的督軍呀、護軍使、鎮守使這些人,讓他們組織人口遷移過來,我們在運到南洋。”陳有功說道。
“你詳細說說你們幾個是怎麼想的。”郭宇來了興趣。
第一百二十一章:買賣人口2
“其實每年各地都有流民出現,像那些過不下去跑到城裡討飯的也不少,幾乎哪個城市都有很多,還有就是最近連年災荒,失地農民很多,這些人現在沒有收入,只能四處乞討,我們可以聯絡各省督軍,讓他們把這些流民難民組織起來,運到蘇州,我們在透過海運送到南洋去。”
“我們要是每個人出一個大洋,那人口多了以後這些督軍就有些賺頭了,他們既能夠賺錢,還可以消化災民,使自己治下平安,他們高興我們也收了人口,這不是一舉兩得嗎。”陳有功說完偷偷看了看郭宇的反應,畢竟這個提議有些負面的東西,郭宇做事總是以善人自居,不知道能不能接受買賣人口的建議。
郭宇一想陳有功提出的這條建議,就覺得裡面有問題,“你就不怕這些地方官為了錢財,強行把普通百姓送來,這我們不就成了逼迫民眾離開故土了嗎。”
現在這些軍閥,你別指望他們會是什麼好人,真正關心底層百姓的還真沒有幾個,如果能用人口賣錢,還真保不齊這些人會直接抓人送過來,而且他們也不是沒有這樣幹過。
不過發動這些軍閥拉人,還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自己只管理蘇州一地,而且這裡在國內算是富庶之地,所以願意遷往南洋的很少,但是想河南、河北、山西、四川、陝西等等窮困的省份,人口多收入少,自然災害頻發,流民也就多,把他們遷移到南洋,還真能解決很多人的活命問題。
“一個大洋是不是給少了,他們從別的省運人過來,路上的挑費也不少呀,他們會同意嗎?”郭宇說道。
聽了郭宇的話,陳有功咂摸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老爺這是同意了,看來自家老爺也不是迂腐之人呀。
其實陳有功還真把郭宇看錯了,好多人都看錯了,郭宇一直以來善人的身份掩蓋了他那顆齷齪的內心,陳有功等幾個華福會高層哪能不知道這個買賣人口計劃裡的漏洞,而且這個漏洞非常大,各地流民確實有,可數量也是有限的,估計一兩次就抓完了,可是你讓這些軍閥們看到錢以後,要想停手那就不容易了,自然會把黑手伸向平民百姓,他們之中,估計好點的會勸說這些人舉家搬遷,可能那些心黑手狠的真會直接抓人。
“這一個大洋是每個人的身價,路費由我們華福會出,他們可以把人送到華福會分部去,讓分部的人送過來,當然沒有建立華福會的地方也可以送人,我們會按照遠近的比例算錢,而且還可以透過這次機會,把分會開到這些遷移人口的地方,以後此地華福會分會建立起來,就不用他們在費心運輸了,估計他們也樂意。”陳有功想的到是很深遠,連帶著華福會分會的建立都考慮進去了,不過這樣一來建分會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郭宇一拍桌子站起來,嚇了陳有功一跳,就聽郭宇說道:“就用這個法子,他們怎麼做咱管不了,可是到了南洋沒有他們虧吃,總比這些人在國內經歷那些慘無人道的戰亂事情好很多,你以我的名義,給每個省的督軍、護軍使、鎮守使發電報,說明我們的要求,如果有願意和我們做這個買賣的,就聯絡起來,告訴他們不怕人多,我這裡多少都要,這點錢咱不怕花。”就是一千萬人不才一千萬大洋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