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0部分

隊以損失一百二十餘人的代價,將戰線推進到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一線,直接威脅澳洲大陸的安全。

而從雅加達出發的運輸船隊,搭載海軍陸戰隊士兵和陸軍士兵,直接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登陸。廣闊的海域使協約國兵力分散,在西北部駐防的兩個師的澳大利亞軍隊和一個師的美軍軍隊分散在幾百公里長的可能登陸海岸線上。華軍利用戰艦艦炮和海航飛機的掩護,輕易突破協約國的海岸防線,並迅速向內陸地區擴充套件。

華軍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在廣袤的澳洲大陸上如魚得水,推進速度快得驚人,並在步兵的掩護下,接連攻克澳大利亞西北幾個重鎮。殲滅俘虜協約國聯軍兩萬多人,其餘逃往內陸地區。

華軍當然不會穿越澳洲大陸,那廣袤的國土上,除了草原沙漠和隔壁之外,根本沒有人影,袋鼠和毒蛇滿足不了華軍的後勤需求,沒有鐵路和公路也會讓後勤運輸困難重重。在西北部登陸的部隊沿著東部和南部的海岸線推進,沿途可以利用海岸線上的港口補充物資,至於澳大利亞核心的東南部區域,還得進行登陸作戰,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補給難度。

戰前美國人向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運送了一個軍七萬人的部隊,英國人在這裡也有兩個師的部隊,防守澳大利亞的主力則是本土十五萬澳洲士兵。從裝備上看,這二十六萬大軍已經達到了協約國頂尖部隊的水平,坦克飛機火炮應有盡有,物資儲備還算充足,而且具備本土作戰的優勢。

第四百九十六章

澳洲之戰相當慘烈,華軍在這裡的傷亡人數接近日本戰場的二分之一,五千多名華軍士兵永遠留在這片富饒而又荒涼的土地上。

美軍第十五步兵軍戰鬥力孱弱,士兵和軍官的素質尤其低劣,戰鬥意志非常差。但這支部隊擁有數量龐大的重型火力,並利用堅固工事固守,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美軍“菜鳥”的本質。英軍兩個步兵師不如美軍闊綽,但戰鬥力相當不錯,最重要的是,這支部隊的指揮官善於利用盟友的掩護,想盡辦法遠離戰鬥激烈的一線戰場。

給華軍造成最大傷亡的,是澳軍五個步兵師、一個裝甲師加三個騎兵旅組成的澳洲軍。他們比自己的英國主子強悍得多,澳洲大陸險惡的環境造就了彪悍的澳洲人,西方人面對東方人時高人一等的感官也使他們不會輕易屈服於華軍。在澳洲西南,聯軍先後失去多個城鎮,主力在與華軍的野戰中損失慘重,根本無法抵擋華軍的裝甲突擊。

正面戰鬥失敗後,聯軍開始改變戰術,他們利用熟悉當地地形和氣候的有利因素,將主力以連或營為單位分散,在當地牧民和農場工人的幫助下,騎著馬匹,來往於華軍後勤運輸線之間,發動短促的攻擊後迅速撤離。

大量華軍卡車和物資被澳軍焚燒、搶奪,雖然華軍很快就加大了後勤線防禦力度,但並沒有徹底解決問題。那些澳軍來去無蹤,追擊的華軍經常會在廣袤的澳洲草原戈壁上迷路,即使空軍出動偵察機也很難覆蓋所有地區。

當華軍配備摩托車、軍用越野車等機動部隊防守後勤線的時候,澳軍騷擾力度降低不少,但前線華軍又深深陷入城市巷戰之中。澳軍堅守華軍前進道路上的每一個城池,當地居民主動轉化為武裝平民,他們將與野獸和惡劣大自然搏鬥的經驗用在對付華軍上,利用正規軍提供的武器彈藥,出其不意的偷襲華軍士兵。

只是對於經歷過日本列島洗禮的華軍來說,澳洲遇到的麻煩不是難以解決的,最大的困難還是來自後勤補給。澳洲目前的開發程度很低,工業總產值很低,主要收入來源於礦業、畜牧業、漁業和糧食出口。大部分人口集中於東南沿海,其他地區地廣人稀,在華軍的進軍路線上,缺乏運輸效率高的鐵路,甚至沒有公路。

不過情況在華軍登陸東南沿海後發生改觀,從東南亞抽身後華軍擁有充足的運輸力量空餘,兩個海軍陸戰師和四個步兵師、一個坦克師的部隊被運送上岸,標誌著聯軍的抵抗進入倒計時。

如果澳洲失守,美國就將失去最後一塊抵擋華軍的掩體,有鑑於此,美國人制定了名為“颱風”的反擊計劃。意在打通美洲至澳洲的運輸線路,奪回一部分東太平洋制海權,至少要向國民證明政府沒有一直被動挨打,增強國民繼續戰鬥的信心。

這個計劃出自華盛頓的授意,即使軍方極力反對在實力不濟的情況下主動出擊,白宮還是下達了這個命令。國內國際局勢已經不允許美軍龜縮暴兵,東海岸德軍潛艇的活動範圍擴充套件到北美沿岸,每天都有船員和運輸船隻沉入大西洋的訊息傳回國內。大戰進行到現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