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慈禧特地發懿旨為榮祿隆重治喪。榮祿的葬禮因而在北京令人久久難以忘記。這場令人大開眼界的葬禮,讓眾多的平民百姓見識了大人物葬禮的隆重。

他對她一直是忠心耿耿,他的女兒喜得貴子。按照中國人的習慣,要把這一喜訊透過贈送雞蛋告知本家族所有的親朋好友——蛋,染紅的蛋,這表明一個男孩子誕生了。

這位嬌弱的新生兒在一個月之內不能離開他的房間,但是他誕生的喜訊早就稟報給了皇太后。皇太后親自為他命名,他的名字現在全中國家喻戶曉,她所賜的名字是溥儀。在所有得知他誕生的人中,任何人都沒有預見到,甚至連為他賜名的慈禧也沒有預見到:他命中註定地成為了大清王朝的末代君主。他的人生道路因此而荊棘叢生。假若命運之神稍稍關照他的話,他本該擁有一個不平凡的人生。人們不禁要扼腕嘆息,要是出於好心的慈禧能夠先知先覺就好了!

皇宮裡任何人都知道這樣一個事實:一個孩子誕生了,他已由疼愛他的慈禧太后賜名為溥儀。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四十一、慈禧的思慮(1)

在整個老佛爺時代,慈禧的宮廷富麗堂皇、威名遠揚。朝臣百官雲集,禮服長袍、端莊得體;賓客滿堂,雲衣霓裳、仙樂飄飄。而且還有為數眾多的太監,長袍服飾豔麗多彩,使太后的宮廷熠熠生輝。老佛爺有眾人不及的愛美之心,她一向儀表端莊、服飾華美、舉止優雅。她眼光犀利挑剔,對衣著舉止方面的缺陷十分敏感。她的隨從對此都十分了解,因而總是避免在這方面觸犯喜歡吹毛求疵的她。老佛爺自己的許多行為舉止都非常謹慎,總是遵循著嚴格的禮節和各種清規戒律,因為她要“母儀天下”——以自己的行為舉止為全國的子民作出表率。

參加任何宮廷儀式,都是置身於一種美妙而令人敬畏的場景之中。即使是寧靜的宮廷儀式也像一條連綿不絕、變化莫測的綵帶,不斷變換著的圖形構成一幅幅永遠更迭不止的美景!

小溥儀,那位可憐兮兮的小皇帝,由他母親帶著前來覲見慈禧的時候,他可能才有兩個多月。小傢伙被裹在一個笨重的大紅襁褓中。他安靜地躺在母親的懷抱中,既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也不關心這次覲見對自己的意義。他烏黑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望著可能吸引小孩子們眼球的任何東西。他的小臉顯得有些乾癟,簡直是一幅描繪無能相貌的傑作。

這位母親帶著自己的兒子前來覲見慈禧,她為自己的兒子感到自豪。按照宮廷禮節,所有的覲見者都必須向太后叩頭,但是這位母親由於雙手抱著嬰兒而不能磕頭。她讓一位身邊的小太監替她抱著嬰兒,她懷著忠實臣民的謙恭之心向太后施行了這種必不可少的禮節。小太監接過嬰兒後,低頭俯視著厚實的襁褓包裹中的小臉,不禁伸出手指輕輕觸控那乾癟的臉蛋。小太監面帶笑容注望著那雙對周圍茫然無知的眼睛。

由於某種難以言說的但是並非不可理解的原因,所有的太監都喜歡這個新生的嬰孩,而慈禧宮廷裡的太監向來人數眾多。此時,他們圍在這個嬰孩的周圍,一邊看著摸著,一邊低聲細語地品頭論足。對此我一直深感疑惑不解,難道這些諳熟宮廷是非的太監已經意識到這是一位身份重要的小貴人?難道他們從這個嬰孩的謙卑之中預見意識到了清王朝的結局?難道他們看到了將屬於他的悲痛和傷心?有可能是這樣吧。太監對許多事情的理解向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也許因為他們自己常常需要被別人理解,但是卻從來沒有得到過任何人的真正理解。

那嬰孩的母親在向太后叩頭施禮。我對那一幕場景至今記憶猶新,現在我彷彿仍然能看見這位未來皇帝的母親,正跪在那裡向那個被稱作老佛爺的女人叩頭。那女人將來有一天,不久將來的某一天,將把一頂倒黴透頂的皇冠戴在一個不能自立的嬰孩的頭上,而他們的王朝將在一片混亂中覆滅。回顧這段歷史,我認為溥儀的母親也是一個悲劇人物。她為自己的兒子感到自豪,就像所有孩子的親生母親一樣。這個嬰孩在皇宮裡受到太后的接見,這對他來說的確是件值得驕傲的事。這給予了他無上的榮譽——不過,這嬰孩並不知道,而他的母親知道這一點。或許她當時甚至這麼想:這是溥儀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宮廷。將來有一天他長大懂事以後,她會告訴他,並向他證明他有權為這一榮譽而感到自豪。也許,若干年后皇太后會想起他,那時他將會得到更多的榮譽。

因此她從小太監手裡接過嬰兒,用一隻寬大的手臂將他托住,讓他也向太后磕頭;那嬰兒的雙眼半睜半閉,乾癟的臉上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