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不少精彩的謠言。李蓮英對任何風吹草動都極其敏感,他決不會遺漏掉任何不利於太后的謠傳。而且,總是及時把這些謠傳稟報給精神上備受折磨的慈禧。

“老佛爺,大使館人員中謠言四起,”他居心叵測地說,“他們似乎都對光緒的死表現出重重猜疑。”

做賊心虛的慈禧聽到這些話猶如五雷轟頂。她木然地轉向李蓮英,凝視著他那張看似憂慮重重的醜陋臉龐。她微微蠕動了一下嘴唇,似乎企圖說出一直折磨著她身心的恐懼,又好像想要從他臉上搜尋出某些跡象以證明他所說的並非事實。雖然,從來沒有哪個太監敢於和老佛爺開玩笑,但是她現在希望李蓮英是和她開玩笑。無論慈禧想說什麼,言語都在她唇邊消失了,她踉蹌著如同一棵枯朽的老樹不堪一擊地倒下了。

慈禧遭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擊,從此臥床不起。在床榻上,她語音極其含糊不清,努力發出了最後的懿旨——突然的癱瘓已經挫傷了她年老而堅定的心,她聲音沙啞,語辭含混。李蓮英一定為他報告重大訊息的效果而感到竊喜。他肯定也從中預見到了大清王朝的末日。這個王朝曾給他帶來滾滾財源,使他富比王侯,而現在他卻祈盼它早日完蛋,以便從中攫取儘可能多的利益。慈禧已漸漸失去控制的力量,她已經無法再賜予她寵愛的太監更多的恩惠。李蓮英對此非常瞭解。

一度風雲叱吒的慈禧如今已奄奄一息、臥病在床。

就在慈禧彌留之際,她傳旨召見“線蠟李”。人們猜想,她大概是要告誡他未來的結局。並且要提醒他,一旦她離開了人世,他必然會四面楚歌,陷入眾敵的包圍。因為除了慈禧本人之外,他在宮裡沒有任何朋友,他也不曾想與其他任何人交朋處友。現在慈禧快要壽終正寢了。天津的那個太監小德張成為溥儀的總管太監,或者更確切地說,是皇太后(慈禧後期稱自己為皇太后)新的總管太監。小德張告訴我,老佛爺最後曾希望給李蓮英一個警告,希望在死前能為她所信賴的人——李蓮英做些事情。但是李蓮英明白慈禧現在已大權旁落,因此他拒絕去她彌留的床榻之側。他彬彬有禮的回絕了太后老佛爺的召見,所言完全是一個偽君子之辭。現在,整個宮廷眾所周知這個大名鼎鼎的太監就是一個偽君子。

“在皇太后有生之年,我一直十分崇敬她。現在,我對她仍然一如既往,我希望把她永遠銘記在心。不過,我難以忍受目睹她辭世的痛苦。我不能去見她!”

人們永遠都不會得知慈禧當時的所思所想,因為當那些話傳到她耳朵之時,她什麼也沒來得及說便魂歸九天了……

悲哀再一次籠罩著紫禁城,對於珍視生活的人們來說,這是尤為陰森恐怖的一次。太監們低垂著頭默默無語地行走——所有的太監都是這麼悲痛,只有李蓮英除外。當有人前去向他報喪時,卻未能找到他的蹤影。從此,他便永遠地離開了紫禁城。假如,把這個魔鬼的頭顱砍掉掛在樹樁上示眾,舉國上下將無不感到大快人心。數年之後,他命喪京城時,雙手如同魔爪一般緊緊地摟著慈禧恩賜給他的百萬錢財。他至死都貪婪無度,從來沒有改變過陰險狡詐的本性。好奇的人們十分想要知道,他在人生的最後幾小時裡到底有什麼想法。但是,他從來沒有告訴過任何人,因為他既沒有一個同性朋友,也沒有一個異性知己。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四十七、慈禧終辭世(2)

老佛爺駕崩以後,紫禁城內的宮女走起路來仍然還是躡手躡腳。長久以來,她們聽慣了老佛爺在那至高無上的寶座上發號施令,她們的一生都對她滿懷畏懼。雖然她已經遠離塵世了,但是她們的行為舉止仍然還是誠惶誠恐、左顧右盼,似乎她仍然坐在那至尊的寶座上。她們甚至期望再次耳聞目睹這個貴婦人的音容笑貌。她們固執地認為,雖然她的聲音和身體已經永遠地消逝了,但是她的精神將永存於這個她十分熟悉的世界。

慈禧彌留之際,那位天津太監小德張陪伴在她床邊。我從他那裡得到一張慈禧臥室的照片:室內燈燭蕭索,光線昏暗,殘燭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人們在交頭接耳。太后臉上佈滿了皺紋,神色卻顯得十分平靜。她在等待著隨時被送往自己最後的安息地——東陵。她深諳生活的種種情趣,她已經盡情地享受了漫長的人生,這些從她那年邁而疲倦的臉上都可以明顯看出。她所經歷的痛苦已從那蒼白的面頰上一掃而光。她已忘卻了那個薄情寡義的太監,在慈禧最需要他的時候,他充當了可惡的叛徒猶大,無情地背棄了她。

只有皇族才允許去她的房間探視,房間裡放置了一張墊高了的床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