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我價值的實現與企業目標的實現有機結合。教練型領導是引發者,把員工帶到企業提倡的方向;同時也是帶動者、鼓舞者,還像是啦啦隊長,鼓舞士氣,採用種種方法將每個員工的才能、積極性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
⑥教練型領導能夠轉變員工的固有工作方式,由“領導讓我做”轉變為“我自己要做”,啟動員工自動自發機制。
……
掌握四個圖表,搞定一切問題(1)
企業教練是一套支援企業/組織與企業人的有效工具,目的是透過喚醒當事人的直覺與醒覺能力以提升效率,取得卓越的成果。
大部分的教練過程是依據四個圖表的原理進行的。這四個圖表分別是:四分員工圖、邏輯層次教練模式、約·哈視窗及教練的六大基本能力。
1。四分員工圖
每個企業裡都會有以下四種人:高意願高能力者、高意願低能力者、低意願高能力者、低意願低能力者。這也符合20/80定律,即企業中80%的成果來自於20%人的努力,另外20%的成果來自於80%人的努力。
針對這四個象限,教練型領導的工作就是運用教練技術的原理,透過一系列的工具、策略與架構,結合其他有效管理工具,最終將企業中的員工轉變、培養成第一象限的人,即高意願高能力者。
四分員工圖
第一象限:該象限的員工表現為工作與進取的意願強烈且工作能力較高。
第二象限:表現為工作的意願很強烈,但能力稍弱。
第三象限:表現為工作的意願較低,但能力較強。
第四象限:表現為工作的意願較低,而且能力也較低。
關於如何將其他三個象限的員工轉化為第一象限的具體內容,請參照“第四章:如何運用五步教練法提高企業生產力——教練型領導的教練程式”。
2。邏輯層次教練模式
邏輯層次是美國心理學家及身心語言程式學大師羅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