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因為內容過多有所取捨的篩選而犯愁。

對這種新邸報,朱厚熜本來是反對的,認為這是把朝廷的秘密外洩了,他不喜歡這種赤裸裸大白於天下的感覺。但陸炳卻不這樣認為。他對朱厚熜說訊息永遠是捂不住的,該知道的早晚要知道。而經過篩選後的邸報非但不會洩露國家機密,更可以讓官員們看出皇帝的想法,加之輿論導向會讓皇帝很多政策事半功倍。

比如現在要興修水利了,便可以在邸報上進行鋪墊,到時候自然有人順應聖意,做起來就方便了許多,也為提出反對的意見的人爭取到了思考的時間,多提出一些有建樹的不同聲音。這樣不論怎樣,正反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邸報是皇帝的喉舌,只要正確引導就作用無窮,掌握了官場輿論就等於掌握了官場的民心。朱厚熜聽了陸炳的話,稍加思考後便欣然同意了邸報的正式發行,讓不定期的邸報變得有規律起來,並把其收入歸為錦衣衛所有,邸報的代發權也給了錦衣衛,但要有翰林院協助挑選資訊。

第二種報紙就是給老百姓看的了,裡面除了大的政策佔獨版外,少有軍國大事,印那些只是白白浪費紙張,百姓是不會看的,要想看不如花大價錢買邸報來得好了。所以陸炳編輯一些名人軼事花邊新聞等,在最後幾頁陸炳還會刊登一些文學作品。詩詞歌賦,話本小說連載等等。總之不顯山不漏水的有一些輿論導向,引導著讀者。

這份報紙的定位是中產階級,城內有些錢的人家,三天一份五文錢一份,定價不算貴也不算便宜。在這種文化生活極度匱乏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