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什麼不宜出任宰相,二是大宋朝現在為什麼不宜南征北伐。

趙普以為,範質、王溥和魏仁浦三位宰相雖然年邁,但畢竟是前朝老臣,留住他們,也就穩定了大宋朝廷,因為朝中大臣多半乃前朝舊臣,如果罷了三位宰相,勢必引起人心惶惶,最主要的,範質等人在朝為臣多年,對治國方針大略頗為熟悉,大宋朝要想民富國強,暫時還離不開他們。

至於現在為何不宜統一天下,趙普則著重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大勢。當時對大宋構成最大威脅的,是北方的遼國。遼國雖然經周世宗柴榮的一陣掃蕩而多少傷了些元氣,但很快便恢復了過來。據說,在趙匡胤登基的那一年年底,遼國已擁有以騎兵為主的軍隊五十萬眾,而大宋當時全國的軍隊加在一塊也不過二十餘萬,而且還是以步兵為主。雖然,遼國內部紛爭不已,並且還要投入很大一部分兵力去同周邊的一些部族開戰,但就軍事力量而言,遼國依然是可怕的,至少,當時的大宋想要擊敗遼國,幾乎是不可能的。

正因為如此,趙普才以為當時的大宋還不具備南征北伐的條件。如果北伐,顯然沒多少勝算,而如果南征,又沒有足夠的兵力防禦遼國。雖然當時的大宋也能夠稱得上是地廣人多,不愁招募不到軍隊,但光有軍隊不行。如果國家不富足,軍隊再多最終也只能吃敗仗。更主要的,大宋朝不是隻與一個或兩個國家打仗,大宋朝是要與整個天下爭鋒。這樣一來,大宋朝的當務之急,就只能是儘快地使自己富足起來,為以後的長期戰爭做好物質上的準備。

在趙普看來,當時的大宋朝已經具備了使自己富足起來的條件。條件主要有二:一、遼國雖然比較強大,但一時無意大規模南侵;二、南方諸國雖多,像南唐等國還擁有眾多的人口和廣大的地盤,但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南方諸國基本上都處於一種自保狀態,誰也不想向外擴張,更不想與大宋開戰。這樣,大宋就可以在北邊設重兵以遏制遼人及北漢而置南方諸國於不顧,全力發展自己。等大宋真正地國富兵強了,再一舉完成統一大業。

趙普還用玩笑的口吻對趙匡胤道:“皇上,俗語有云: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皇上就是耐心地等個幾年再南征北戰,好像也不遲啊!”

趙匡胤笑道:“趙普啊,不瞞你說,你剛才分析的這些道理,朕多少也都考慮過,只是,朕有些性急,恨不能一朝一夕就完成統一大業!”

趙普也笑道:“皇上,臣心中也急啊,可性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呀!”

“是呀,是呀!”趙匡胤連連點頭。“想當年,那勾踐臥薪嚐膽,才終於滅了夫差、了卻雪恥之願!比起勾踐來,朕的確不該如此著急啊!”

恰好那和氏端著狗肉湯走過來,聽到了“著急”二字,便笑嘻嘻地問道:“萬歲爺,你有酒喝、有肉吃,還著什麼急啊?”

趙匡胤大笑道:“大嫂說得沒錯,朕喝著大嫂燙的酒,吃著大嫂煮的狗肉,就是天塌將下來,朕也不會著急的!”

不著急打仗,就要想方設法地去發展大宋朝的經濟了。在趙普及範質、王溥、魏仁浦等一干文臣的策劃和建議下,趙匡胤在登基後的第二年,頒佈了一系列的法規法令,的確促進了宋朝經濟的發展,並使得宋朝的國庫大大地殷實起來。

這一年的二月份,趙匡胤重申周世宗柴榮曾經下達過的詔令,並作了具體的規定:按勞力把各縣百姓分為五等,第一等種雜樹一百棵,以下每等減去二十棵,如果不種雜樹只種桑棗,數量可減少一半。還規定缺水的地方每五戶共鑿一口井,令有關官吏負責督查。

三月,趙匡胤又下詔:百姓有餘力開墾荒田的,官府只收舊稅,不加新租。趙匡胤還下詔:異國降兵願意務農的,官府負責為他們修築房舍,並賜給耕牛和種子。

二、三月間,趙匡胤詔令黃河和汴河兩岸的百姓,每年都要在河邊栽上一定數量的榆柳,以防河堤決口。又令有司徵調數萬民工修治大運河,以保障南北漕運的暢通。

三、四月,趙匡胤開始著手改革鹽、酒、茶法。

趙匡胤對鹽法的改革越來越寬鬆。到了天寶三年(公元970年),他乾脆取消了各州的鹽禁,只規定官府對鹽類買賣者收稅。這樣,不僅促進了鹽業的發展,給老百姓用鹽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增加了官府的收入。

趙匡胤對酒政的改革進一步放寬了禁酒令,規定民販酒麴十五斤以上、私酒入城達三鬥以上者處死刑。同時還下令,各州各縣官吏不得以巡察酒麴為名騷擾勒索民戶,違者嚴懲。從建隆二年以後,禁酒令越放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