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別人眼裡,我利用珉哥兒和府兵團,在此立下不世之功,又親手裁撤了府兵團,又把我歸入了忘恩負義的小人之列。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今日懷遠回來了,世翁打算如何處置?”
“還能如何處置?只能奉命行事了。”
“懷遠深明大義,又認親,對此結果,此前也有所預料,估計不會說什麼。只要懷遠發話,府兵團其他人也就不會說什麼。”
“解散府兵團,看來問題不大。但是,善後事宜,倒是頗有商榷之處。”
“其一,人員去留之事。一二三團,都是府兵,應在裁撤之列。四團趙大海部,原來有部分人,是卜奎衙門駐屯軍,似乎應該保留。”
“這一部分,本該保留。到時候問一下懷遠和趙大海,看他是願意管理官莊,還是願意編入京營,聽從他們意願。這些都是精銳之師,留下來,對於佳林也有助益。”
“他們都是懷遠訓練出來的,對懷遠忠心耿耿。看在懷遠和我的關係上,也會給佳林面子。”
“剩下的就是府兵團的火器等裝備問題了。這些裝備,大都是懷遠當初用自己的錢置辦的,錢怎麼辦?”
府兵團既然裁撤,就不能讓他們保留各種兵器。這些兵器的處理,就是一個麻煩。
如果都是朝廷的錢還好辦,問題是那是私人的錢。
賈珉用自己錢裝備軍隊,替朝廷打仗,最後裁撤了,若是叫他賠錢,也實在說不過去。
“那些火器什麼的,不如就作價買了下來,正好給佳林。將來在這裡,也是用得上的。至於錢嘛,我想朝廷也不會出的,就從卜奎這裡出。一時湊不夠,就先欠著,以後再給,有佳林在這裡,總不會賴賬的。”
“懷遠的火器作坊呢?”
“火器作坊是懷遠自己的,也有朝廷的許可,聽憑懷遠自己處置。”
“那個戴植,我看是個人才,是否招攬一下?”
“這個就不必了,你以為他會給我們賣力嗎?懷遠對他有知遇之恩,我們招攬不來的。再說了,懷遠就是個教訓。若是京營成了府兵團那樣的戰無不勝的勁旅,離裁撤也就不遠了。”
“地方事務和流人事務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