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部分

這時,李開芳、林鳳祥、曾水源三將已把人馬調齊,專候西王到來。蕭朝貴上了寶馬“雪裡白”,在諸將陪同下,檢閱了三軍,檢視了裝備,詢問了各方面的情況。最後,他把馬鞭一揮,下令道:“點炮出征!”接著,“咚!咚!咚!”三聲炮響,太平軍高舉大旗,直奔長沙進發。

蕭朝貴不愧是一員虎將,離開道州後,催促大軍飛速向北疾進。一八五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克永興,三十一日克安仁,九月二日克攸縣,三日佔茶陵,八日佔醴陵,於九月十日就來到了長沙城外。有贊為證:

太平軍,抖虎威,

湘江兩岸起風雷。

攻必取,戰必摧,

官兵遠遁魂嚇飛。

舊制度,被粉碎,

千里山河放光輝。

萬民驚歎世道變,

額手相慶笑微微。

西王蕭朝貴屯兵在南門外妙高峰上,紮下五行八卦連環大寨。次日點兵一萬,布成方陣,到城下討敵,把長沙的文武官員嚇得心驚膽寒。

湖南巡撫駱秉章,是廣東花縣人,字篟問。最近一個時期以來,如害大病,坐臥不寧,飲食難進。他沒有料到太平軍能打進湖南,更沒料到進展得如此神速。清兵失敗的訊息一個接著一個傳來,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喪失了五十六座關城,怎不使他頭痛?駱秉章深知已經擔了重大責任,若再把長沙丟了,皇上豈能容他!他實在應付不了這種局面,想找個安靜的地方,以脫離當前的險境。在一個月前,派心腹人攜帶重金和親筆信,去北京找他的老師——吏部尚書大學士桂良,要求調轉職務。可是,至今沒有回信。偏又趕上形勢急劇變化,對他的威脅和壓力真是越來越大了。六十五歲的駱秉章,最近好像又長了十歲,五官總是縮在一起,跟包子差不多了。

咸豐二年七月二十五日醴陵失陷後,駱秉章被迫召集了一次軍事會議。全城文武、司道大員都參加了,駱秉章哭喪著臉說:“國家不幸,盜賊蜂起,最兇頑者,莫過長毛。今接戰報,醴陵己失,長沙危在旦夕。今把諸公請來,意在共籌良策。俗語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何況我輩,既食君祿,當報國恩。身為命官,守土有責,殺敵立功,責無旁貸。本大臣雖巡撫湖南,掌一省之命脈,還賴諸公輔佐。聖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請各位獻納良策!”

駱秉章說到這兒,看了看在場的文武大員,只見他們一個個好像木雕泥塑,一言不發,駱秉章的五官都擠到一塊兒了,沒辦法,只好點名問話。他看了一眼湖南提督鮑起豹:“不知鮑軍門有何良策?”鮑起豹忙欠身答道:“自古都是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如今賊勢甚大,也只好堅守孤城了。”駱秉章點了點頭,又問道:“城中還有多少兵馬?”鮑提督道:“旗兵一千,綠營兵兩千,巡防營兵五百名。再加上各府的親兵衛隊,總共不超過四千人。”“太少了,太少了!”駱秉章不住地搖頭嘆息。鮑起豹道:“兵力不足,就叫百姓協助官兵守城好了。”知府張成雲擔心地問道:“請問軍門,這能守得住嗎?”鮑起豹冷笑道:“這個我可不敢擔保。我的意思是,守一天是一天,這就叫‘堅守待援’。”“對呀!”駱秉章的五官好像舒展了一些,接著說道:“沒有援兵是不成的。我現在就寫信求援。”

駱秉章一口氣兒寫了九封信,向湖北、廣西、廣東、桂林、嶽州、武昌等地發出呼籲,還寫了一份奏摺,飛報咸豐。

接著,駱秉章又做了防守部署。提督鮑起豹守南城,皋臺孫項羽守北城,藩臺周均守東城,知府張成雲守西城,道員鄒風良掌管城中治安兼率百姓協助官軍,知縣趙書忠接濟糧草彈藥,其他官員皆上城守衛。駱秉章自任八路接應使,傳令馬上分頭行動。

長沙城內這下子可亂套了。提督鮑起豹命人把所有的大炮都架在城上,還在南城的最高建築——魁星樓上架設了大炮十門。城內青壯年男子都被趕到城上守城,不經允許,不能私自行動,違者處死。老幼婦女在官兵的監督下,排著長隊往城上搬運石塊、磚瓦、滾木、灰瓶。白天干不完,黑天接著幹。很多人累得直不起腰來了。皮鞭在老百姓的眼前晃來晃去,到處都是呻吟聲、哭泣聲和謾罵聲。他們是多麼盼望太平軍早日進城啊!正在這個時候,西王的人馬殺到了。

湖南巡撫駱秉章正在街上巡視,突然接到稟報:“太平軍攻打南城!”駱秉章一驚非小,差點兒掉下馬去。他稍微定了定神,問道:“鮑軍門現在何處?”“正在城上。”駱秉章帶著親兵催馬就跑,轉過魁星樓,順著馬道,來到南城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