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部分

怕,兩眼一翻,身歸那世去了。主帥一死,群龍無首,不戰自潰,二月五日,太平軍攻佔揚州,把清朝稱為堅強堡壘的江北大營,徹底粉碎了。

翼王進城後,出榜安民,並派兵追剿殘匪,形勢一派大好。六月上旬,石達開命塗鎮興、陳仕章二將守把揚州,他把大軍集中到天京周圍。六月十七日,向江南大營發起猛攻。

向榮本是石達開手下的敗將。一見著石達開的旗號,早嚇得魂飛魄散。不過,出於他的責任所需,也做了一番垂死掙扎。他把兵力擺成一字長蛇陣,以孝陵衛的江南大營為中心,北自長江南岸的石埠橋起,沿著棲霞、堯化門、仙鶴門、黃馬群、孝陵衛、高橋門、七橋甕、潥水,直至、南邊的東壩,築成一條半月形防線。石達開看出清軍兵力分散的弱點,忙把太平軍分成九隊,好似九把鋼刀,把向榮的一字長蛇陣切成十段。激烈的戰鬥進行了四天,向榮招架不住,全線潰敗。張國樑受傷敗走,下落不明,向榮兵退丹陽。石達開弓!得勝之兵乘勝追擊,六月二十七日佔句容,七月三日進攻丹陽。

這時,反動透頂的“鐵公雞”向榮,已被太平軍牢牢困在城中,他已知未日來臨。當晚,留下遺囑,向北磕了一頓頭,上吊自殺了。

三年來,威脅天京安全的江南、江北兩個大營,終於被徹底粉碎。訊息傳出,天國震動,百姓歡呼。好嗎,比太平軍初進天京之時還要熱鬧。

天王洪秀全傳下詔旨:慶祝三天。並派楊秀清代表自己,迎接翼、燕兩王,封賞有功人員。

七月上旬的一天,碧空萬里,驕陽似火。天京城內,千家萬戶張燈結綵。城頭上、箭樓上、紫金山上,以及各王府和各高大建築物上,彩旗飛舞,整個天京變成了花山旗海。與此同時,天京的幾十座城門都開放了。男女老少傾城出動,到處是歌聲、笑聲,沉浸在歡樂之中。從朝陽門到天王府,長達十多里的路面,都修繕得非常整潔。街道兩旁的住戶,都在門前擺設香案和水果,增加了節日氣氛。

用罷早飯,各營各館的男女老少,穿著節日的盛裝,聚集在街上,等待著翼、燕二王的歸來。

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昌輝,以及在京的文武官員,齊集到朝陽門外。楊秀清跨騎寶馬“銀河駒”,頭頂嵌寶金冠,身穿杏黃緞蟒龍袍,腰束玉帶,肋懸寶劍,手執馬鞭,昂首挺胸,向東方眺望著。北王與他相差一馬頭,也是滿身官服。文武百官站在他們身後,垂手侍立。

時間不長,從東方飛來一匹戰騎。眨眼間,來到東王面前。騎者跳下馬來,緊走幾步,跪在東王馬前,稟道:“報九千歲,翼王和燕王得知九千歲在此恭候,非常感動。他們已率領一支輕騎,兼程而來。”楊秀清“嗯”了一聲,騎者退了下去。

就在這個時候,忽見大道上出現一支騎兵,像旋風一般,席地而來。為首之人,正是翼王石達開與燕王秦日綱。他們緊抖絲韁,飛快來到東王馬前,雙腿一飄,跳下坐騎。

楊秀清和韋昌輝也翻身下馬。楊秀清把大手一招,高呼道:“二位兄弟,辛苦了!”石達開道:“九千歲辛苦!”說罷,倒身要拜,被東王一把攔住。燕王給東王和北王磕了頭,彼此又寒暄了一陣。文武百官走來,給翼、燕二王見了禮。整隊之後,四王上馬,開始入城。這時,城頭上鞭炮齊鳴,奏起得勝大樂。

東王走在最前面。前有金龍開道,後有鼓樂相隨。花團錦簇,金碧輝煌,把老百姓看得眼花繚亂。接下來,是北王韋昌輝。在他身後,就是翼王石達開了。

提到翼王的名字,那真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天國軍民的心目當中,威信極高。尤其這次,連破清軍南、北兩個大營,更是名聲遠揚。當翼王出現的時候,群眾立時就沸騰起來了。石達開激動得熱淚盈眶,頻頻向群眾招手致意。燕王跟在翼王后面,笑呵呵向四外看著。

入城儀式整整進行了一個下午。入夜後,萬家燈火,耀眼生輝。街頭巷尾,到處是說笑的人群。天王府幾乎變成了一座燈山,太陽城、金龍城都披上了五色盛裝。

今晚,天王洪秀全要舉行隆重的慶功宴。各王、侯、丞相,皆應邀參加。天王特別高興,他頭頂雙龍雙鳳嵌寶珍珠冠,身穿甫繡平金杏黃緞子團龍袍,腰繫縷金嵌玉八寶帶,足蹬翹尖兜根黃緞雲龍靴,滿面春風,神采奕奕,滿臉都是笑紋。王后賴氏,第一次在眾人面前露面。她頭頂鳳冠,纓絡垂珠,光彩照人。天王最寵愛的謝妃、方妃和惠妃,也濃妝豔抹地出現在眾人面前。

天王和賴後在御花園水上龍亭,接見了文武百官。東、北、翼、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