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裡可是有不少白奴的,而中國境內的白人女奴價格可不便宜,尤其是長得漂亮的。
中國願意將一半的成交額兌換成實物。
從某個側面來說,陳漢這也是幫了奧斯曼人一把。奧斯曼人雖然不至於戰爭還沒開打的時候就化緣,但口袋裡的金額確實也不充裕。
雙邊經過五天的談判,這次陳漢方面的代表團是一個聯合團隊,裡頭有內閣辦公廳的,有外交部的,有大都督府後勤部的,還有剛剛被升格的工商部的人手。
雙方先就軍火達成了協議,規定了燧發槍、線膛槍、各規格火炮的價格,規定了火藥的價格,規定了戰船單艦的價格。然後兩邊確定支付方式,所有費用一半用黃金支付,另一半則用物資和人口來抵扣,並對每樣抵扣物資的數量和單價都做了詳細規定。
至此,奧斯曼人的軍火採購事宜算是初步商談完畢,那麼接下來該要細談的就是戰略方面的合作了。說實話,陳漢對比這個戰略協議並不感冒,他們更喜歡賺錢。但所有的人也都理解奧斯曼人為什麼如此的緊張和重視。
但當看到賽利姆他們在戰略協議最終敲定的那一刻,表露出的喜悅比先前更勝的時候,一種莫名的驕傲、自豪感也在人心底油然而生。
這是一種優越感,一種來自國家的優越感,來自民族的優越感,它無窮無盡……(未完待續。。)
第八百二十七章 北疆軍團【5k,求訂閱……】
承天十四年三月,北海貝加爾湖地區。
在法拉列耶夫男爵被砍掉了腦袋之後,戰功卓著的尼古拉瓦西裡耶維奇列普寧上將來到了遙遠的東方,繼任阿穆爾河沿岸總督區總督。
此刻他和殘清軍力的總指揮一等超勇公蘭察並肩站在赤塔公署北牆壁上那副懸掛起來的巨幅地圖前面,各自拿個燭臺照著亮。
這是一幅貝加爾湖以東地區的詳盡地圖。上面標註著的一條條河流,一個個湖泊,一座座山嶺、森林都沁透著俄羅斯人的心血。是他們二百多年探索的成果。
列普寧上將是俄軍中享有盛名的優秀將領,參軍以來,先後經了七年戰爭,瓜分波蘭、鎮壓波蘭貴族起義,兩次對奧斯曼戰爭,是俄國現在最優秀的指揮官之一。
更主要的是,他還是一名優秀的外交官,先後擔任過駐柏林、華沙和伊斯坦布林的俄國大使。他比原先的法拉列耶夫更掂量的清楚利弊,手腕也更和婉,所以到他任後,一改先前法拉列耶夫的做法,極力修繕俄軍與殘清的關係,對待永也甚是恭敬。
在他的努力下,殘清武裝與俄軍之間的衝突雖然不可能短時間內消除,但關係也確實緩和了許多。
似乎福康安的死和法拉列耶夫的死都沒有發生一樣。
不過他們的對手北疆戰區總指揮陳開山和東北軍區都督黃捷所料的也不差,當俄土戰爭爆發後,當中國、瑞典先後對俄羅斯、奧地利,外加一個意外出現的丹麥宣戰,而奧地利和丹麥也先後對奧斯曼、瑞典和中國宣戰以後,西伯利亞地區的俄羅斯人和殘清力量,大部分的精力和目光都只盯著阿穆爾河沿岸地區。
陳鳴在戰前還真沒想到丹麥,雖然丹麥和瑞典是傳統的敵對國,是俄羅斯遏制瑞典的盟友,可丹麥真心不再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陳鳴萬萬想不到丹麥為了遏制瑞典會是如此瘋狂,直接對奧斯曼和中國宣戰。
中國在第一開始的時候都沒有對奧地利和丹麥宣戰,因為雙邊的間距實在太遙遠了。口頭上的宣戰毫無意義,相反還會影響彼此的利益。但奧地利和丹麥率先對中國宣戰,南京豈有不應戰的道理?
說道理這還是古斯塔夫三世坐下的禍事,他曾經慫恿俄羅斯協助他從丹麥手中奪取挪威,遭葉卡捷琳娜二世拒絕後,這個登基僅僅六個月就一舉奪回了王權,在瑞典國內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地位的國王陛下一舉開罪了丹麥和俄羅斯兩個國家。
而古斯塔夫三世為什麼會對俄羅斯這個瑞典的傳統帝國尋求幫助,那是因為他和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血緣關係,他是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的外甥,也是俄羅斯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之表哥。但顯然在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心目中,親情是比不得利益的。
反正現在的戰事不再是五國之戰,而變成了六國之戰了,一邊三個。
中國在開始對阿穆爾河沿岸總督區發起進攻的同時,在大西北也同時對俄羅斯人的奧倫堡總督區發起了進攻,但這個時代,東西方之間相隔萬里之遙,實在無法形成有力的配合,只能是各自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