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忠進堅持認為,現在的日本就該宣戰,根本就沒有必要開會討論什麼的。幕府完全可以自己宣佈對馬島的征服。
而如果召集大名們開會,那必然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催生出來,至少各地大名在新日本領地的地位,以及這場戰爭中幕府與大名出動軍隊的比例和軍費開支的比例,等等。這根本就不是短時間裡能夠解決的。
而世間已經不多了。
幕府現在就應該拿出一股霸氣來,有中國的支援,幕府還需要怕誰嗎?而酒井忠進也需要在南京儘快儘可能多的從中國這兒爭取到對幕府的支援。
酒井忠進在日本駐華使館裡不停地走來走去,腦子裡縈繞著剛才秘書對他彙報的那些話。
日本國王,東瀛國王。
陳漢在現在這個時候就拿出了封號,這不是要幕府在封號上做文章的,而是表現出對幕府的支援。
只是這個力度有些讓人琢磨不透啊……
……
此時的內閣辦公廳,內務大臣的辦公室內,高士達正跟已經退休的唐飛鵬在聊著天。
後者可是日本問題的專家,現在日本的局勢很有點搞笑的味道,但為什麼會發展到這一地步,唐飛鵬的意見是很有必要參考一二的。
“幕府現在最該做的不是考慮國內的問題,而是立刻對全國宣佈征討梅里納王國,征服馬島。”
“你管他們內部怎麼樣呢。”
“日本國王,東瀛國王。德川幕府都與菊花家族平起平坐了。難道他們還奢望著把封號顛倒個個?”
第一千一百零五十六章 禪讓大典
把菊花家與德川家的封號顛倒個個,那是不可能的。菊花家在放棄‘天皇’稱號的時候,就敲定了日本國王的封號。而且德川家也沒有那樣的打算。他們要是真的願意在這點上折騰菊花家,那就不會要‘東瀛國王’了,而是把眼睛盯向了‘大和國王’!
而且陳漢對德川幕府的支援已經夠大的了。兩個日本兩個國王啊。菊花家已經不是天皇了,誰敢說日本國王就一定比東瀛國王大呢?
陳漢不僅從土地上製造了兩個相對平等的日本,還從封爵上製造了兩個等同的國王……
酒井忠進雖然是親華派人士,但是他並不是崇華派。面對‘親華’這一大團體裡的那些對中國俯首帖耳的人,他也是非常反感的;不過,酒井忠進大腦十分理智,知道現如今的日本只有緊緊地貼著中國,依賴中國,才能夠謀取更大的好處。
日本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他們必須給中國當小弟,必須做中國的馬前卒,如此才是理智的選擇。
“大人,這是銀管會發來的晚宴請帖……”
“呦西,大大的好!”
酒井忠進皺著的眉頭舒展開了,銀管會,這可是中帝國的財神爺啊。日本要對馬島展開戰爭,軍費方面還是要靠來自中國的支援。
特別是中國的多家銀行,無論是公辦的還是私營的,銀管會都是一個籠罩在他們頭上的大山。而這些銀行本身就牽扯到了方方面面,很為幕府所需要。比如說中國的那些大型船運公司,有幾家沒被這些銀行入股的?
事實上日本人並沒有杞人憂天。馬達加斯加島上的梅里納王國就像阿比西尼亞帝國一樣,已經跟歐洲人眉來眼去多日了。只不過梅里納王國並不是阿比西尼亞帝國這樣的一神教國家,所以先天上它就有那麼一些欠缺。但是在日本人的威脅下,梅里納王國的底線一退再退,而歐洲人也的確需要在馬島建立一塊地盤,建立一箇中轉站,以維繫南太平洋與歐洲的聯絡。
但他們也必須考慮中國的反應。馬達加斯加是中國的小弟日本人的地盤,是中國許給日本的土地,歐洲人要是過來插上一腳,那就要過界了。要知道馬島在非洲的東部,而不是西部。
依照東西方的無形默契,東部非洲是屬於中國的,歐洲人的地盤在西非。
秋冬時節的北方已經大雪風飛了,但是在南北球,那還正值盛夏。南非的氣溫不冷也不熱,十幾度、二十度出頭,這樣的氣溫正舒服。
只是在浩瀚的大洋上,不管是歐洲人的艦船,還是陳漢、日本方面的艦船,那氣氛都不是一般的緊張。南非的訊息還沒有傳到南京和江戶呢,兩邊誰也不知道歐洲人的艦船已經開始越過開普敦,越過好望角,向著東方海域活動了。
陳漢與日本的艦船都在全力攔截、跟蹤歐洲人,後者到底有多少船隻是去馬島的,有多少船隻是去紐西蘭的,那即使漏掉了一艘船,都會給日本人造成不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