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5部分

拍耶節悉為之舉行“剃頂髻”,那是暹羅的一種傳統習俗,頂髻就是暹羅男子在幼童時期就開始保持的一種發誓男孩頭頂留著一發髻,而剃頂髻就是將髮髻剃去,即表示男孩已成年;同中國古代的“束髮”意義相似。剃頂髻儀式完成後,鄭信就落髮為沙彌,並前往大城王朝國度城外地去的三殿寺研究佛典與巴利經文。還俗之後,被他義父引入了官場,入內廷充當國王侍衛。

跟滿清的八旗勳貴子弟入宮當侍衛是一個道理,都是步入官場的一條捷徑。而事實證明鄭信也確實由侍衛迅速起家,在年紀不大的時候就被當時的大城王朝國君視為棟樑。

但從鄭信的人生經歷來看,也可見佛教在暹羅巨大的影響力了。

所以佛寺的齋飯不要說只是一碗米湯了,就是一口涼水,也是讓這些暹羅兵受寵若驚的。

“撒瓦滴克拉……”

“撒瓦滴克拉……”

兩點鐘準時到了,佛寺廟門被開啟,寺廟前駐紮的暹羅士兵早已經完全集結在寺門處,在軍官的帶領下,佇列嚴整的、恭敬的等候著和尚。

“走走……”

行動小組的組長小聲的說著。一邊將盒子重新包起來,塞進腰間的匣子裡。

人數並不多,總共就五個人,篝火將他們的身影照射的清晰無比,如果沒有佛寺的齋飯讓所有的警衛暹羅士兵都聚集到佛寺跟前,行動組的五人怕是剛竄上岸,沒走幾步就已經被發現了。

寺廟的側門一片漆黑,沒有人發現剛剛這兒進去了五個穿著黑色水靠的人,就連石階上的水印都沒有留下,從河岸到寺廟的距離很近,但也有幾十米遠。幾十米的土路早就把水吸乾淨了。

……

南洋水師的陸戰部隊沒費什麼勁兒就打穿了暹羅人在湄南河西岸設定的防線!是水師陸戰部隊真的勇猛無匹嗎?

不,當然不是。這一戰暹羅軍一敗塗地的原因,更多的因由是暹羅軍的鬥志低靡!

在戰爭開打之前,他們的‘心’就已經認輸了。

所以,戰爭開啟之後,連天的炮火中的暹羅軍,當發現他們的火箭彈並不能讓南洋水師陸戰部隊退卻,暹羅軍被水師陸戰部隊追兔子一樣逃離了湄南河前線也就不足為奇了。

整個陣線上的暹羅士兵就都不好了。火箭彈都擋不住的‘人’,他們能擋得住嗎?面對水師陸戰部隊的拼命進攻,一萬多暹羅軍隊是一觸及散,投降的投降,繳槍的繳槍,兵無戰意,士無鬥志,跪倒了一地。

然後水師陸戰部隊就再接再厲,繼續進攻暹羅軍隊的二道防線,依舊是一攻即克,一捅即破。

本著‘宜將勝勇追窮寇’的架勢,他們緊接著就追在逃兵敗兵的屁股後面直奔吞武裡城的東大門去了。那一帶的還有不少暹羅軍盤踞的據點和吞武裡城外的防禦要地。如果把這些一鼓盪平,大軍就能望見吞武裡城的佛塔了。

……

“混賬,混賬。依剎羅頌吞這不成器的東西,壞我大事,壞我大事!”

城東的槍炮聲已經傳進吞武裡城,當然也傳進了通鑾的耳朵裡。這才半天的時間,依剎羅頌吞就全軍潰散,通鑾很是很氣急敗壞。

一萬多人的大軍啊,那是一萬多軍隊。

就算士氣不高,也能堅持個兩三天不是?畢竟他們的對手只有五千多人。怎麼著也要讓中國人新增一次援兵才行啊。這樣‘敗’也才‘敗’的有面子麼。可是就這半天的時間,湄南河防線不僅崩潰了,還連累到了二道防線。

讓中國人一口氣都打到吞武裡城外了。

按道理,如今的暹羅軍隊也是跟緬甸人打仗打出來的精幹之師。當初在緬甸戰場上也歷經了不少血戰、苦戰,那韌勁是有目共睹的,都贏得了南京的稱讚。怎麼現在一群狼轉眼間就變成了一窩兔子了呢?

休說依剎羅頌吞手下是一萬多人,那就是一萬多頭豬在湄南河邊上亂拱,也也給南洋水師陸戰部隊製造不少的麻煩啊。所以說,那些人連豬都不如。

如果不是依剎羅頌吞是他的兒子,通鑾都想砍了依剎羅頌吞的腦袋,警醒眾人了。

當然,自己嫡系部隊沒有大的損失也是此不幸中的萬幸之事了。

依剎羅頌吞之前只是一個團正,暹羅軍隊學習陳漢國防軍的正規化,而既然是正規化,那就要按照規則制度來。所以依剎羅頌吞都三十歲了,還只是一個團正,併兼任旅副參謀官。當然他手下的那個團是通鑾家族的嫡系力量,之前在緬甸戰爭中也歷經數次血戰,在事變後由兩千來人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