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眼。陳鳴是指揮手下驅趕著清兵戰俘,全力搭建大西門外護城河上的浮橋,用小船做‘橋墩’,上面鋪上木板,前後船隻用鐵索相連,這樣的浮橋並不難製造。而文圖也在死命帶著手下把一袋袋土石沙袋搬上城頭。
兩邊一忙都是到天亮,被陳家軍炮彈幾乎掃平了的大西門兩側城頭的城垛,堅固的城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袋袋壘的厚厚土砂。文圖現在是累的要死,可是轟轟的炮響時刻迴響在他耳邊,攪的他就是想睡都睡不著,也不敢睡。
大西門內一連片建築中最堅固的就是這座城隍廟了。而且更主要的是這座城隍廟西邊高聳著一棟三層高的建築,從城外打來的炮彈除非能把這棟建築給打塌了,否則想要命中相對低矮了許多的城隍廟是想也不可能的。
這樣的好位子自然非文圖莫屬,在安排了小股人手留守城牆盯梢,然後佈置大隊人馬躲在城牆背後,他就帶著自己的親兵躲進了城隍廟。
昨日的炮戰,清兵落敗的速度太快了,讓城內計程車氣大喪,特別是接連死傷大將,也讓清兵計程車氣大頹,現在直接在大西門頂缸的文圖部眾士氣低靡。一些本來向著清廷,自願出來協助守城的百姓丁壯這時候也已經悔的腸子都青了,不少人還偷偷地溜了回去。作為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們不但要在炮聲隆隆之中揹著土袋、石塊上城牆,還要和清兵、衙役等一樣去抽籤選拔人手上城牆盯梢,實在超出了心理承受能力!
而且陳家軍也不是沒有打進過許州城,陳家軍自身並不禍害老百姓,不濫殺無辜,更不會奸yin擄掠,這些許州城的百姓也是知道的。但總有一些人站在滿清這裡,雖然這個數量並不多。許州城被破之後,大量士紳大戶的逃亡和被清算,以及陳家軍的旋即後撤讓整個城池陷入了無政府無秩序狀態,結果城中居民百姓在這種狀態下受到的損害反倒遠超出陳家軍攻城。
一直到清兵再次進入許州城,許州城內的居民數量在此之前都是日日流逝的。其他地方都不說。城北大片地區都成了無人區。往那‘不應該’的方面想一想,就算是城池破了,倒黴遭殃的也是清兵,而不是他們這些普通百姓。且說不定,陳家軍臨走的時候,大把大把的糧食還會再度分發下去,就像上一回……
文圖頭都要炸了,這種明明熬的眼睛通紅,卻睡也不敢睡的滋味太難受了。
想睡卻又睡不著,心裡緊張的有些過度,似乎只要一閉眼,就會有無數的‘匪寇’蜂擁殺來……轟轟的炮聲攪的讓文圖的頭都要炸掉。
而且城頭盯梢的人因為沒有躲避炮火的經驗常有被炸死的,就連躲在城牆後面的人手也時不時的被蹦起的石塊砸死、砸傷的。而每到有人被炸死、炸傷第一個報知的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打攪的就是文圖。
誰讓他是大西門的第一號人物呢!
眾人都在惶惶不安之中,表面鎮定的文圖內心中也實是惴惴不安。咚咚的心跳聲猶如在擂鼓一樣。許州城這樣下去早晚是一個陷落,總兵大人是怕了陳家賊兵了吧?昨夜裡連摸營都不敢派人去了。
——那能不能成功是一回事,派不派人去又是另外一回事!這是態度的問題。
文圖當然知道八里橋時那百餘條漢子的下場是怎樣的,可一味的困守,久守而必失啊。
第一百四十九章 城塌【求收藏】
許州城下,陳鳴接到了暗營的飛鴿傳書,陳州府的安徽綠營已經進到了周家口,看樣子陳輝祖這個官二代是沒打算放阿思哈的鴿子,東面的這兩支清軍部隊間還存在著一定的配合。
安徽綠營的人數跟許州的河南綠營差不多,但陳輝祖手下還有一支兩千人的民團。陳鳴對安徽的綠營兵並不怎麼在意,倒是陳輝祖帶來的那支淮北民團很讓他好奇。因為他不知道這支淮北民團中會不會有張洛行啊、龔得樹啊,這些原時空捻軍領袖們的老祖宗?要知道捻軍都出淮北啊。甚至還有劉銘傳、張樹聲兄弟等一幫淮軍大將的祖宗。加上隨軍的民夫丁壯,安徽清軍總人數接近萬人,戰兵七千。可以說是十倍於郾城守軍的力量了。
負責郾城守衛工作的陳洪濤,手下一個滿員營加後勤隊和炮隊,戰力也就700。可是郾城作為陳家軍最要緊的戰略重地之一,自從城池被陳家軍控制在手中以後,一船船的水泥、鐵筋被運送到這裡,一座又一座的鐵筋水泥建築在郾城內外拔地而起。
它們並不見得有多高,但絕對很堅固。就像臨汝鎮的防禦體系一樣,陳家軍700戰力靠著一座座的鐵筋水泥建築和縱橫交織的戰壕溝渠,未嘗就不能講7000安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