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早有收回之意,但投訴無門。今,共和已現,新文化運動又如火如荼。想正是我笨花村民收回官地的大好時機。收回官地,也是笨花三百餘戶、兩千五百餘丁口的共同心願。官地不收回,我笨花村一切進步事業舉步艱難。萬望縣署諸大人明察公斷。
然而甘子明書寫的狀紙呈上後,卻如石沉大海。原來這時的兆州政權陰錯陽差已輾轉落入晉軍閻錫山①之手。閻政權考慮的只是維護晉軍在河北的既得利益,並無心思去理會笨花之區區小事。官司被擱置。向文成和甘子明一不做二不休,又遞上第二次第三次狀紙。笨花村一班村民也群情激憤,他們組成一支浩浩蕩蕩的請願團,久住城內,每日到縣署靜坐,等待縣長升堂審案。這一干人借住在向家的利農糞廠,每日起火做飯,一切花銷都由向家支付。為此向文成還曾乞求母親同艾解囊相助,同艾兩次共拿出大洋二百元。官司從炎熱的夏季開始,直到春節將至,歷時半年。到後來,還是向文成想起,那年父親回笨花時,經石橋鎮葛俊介紹,認識了一位叫吳世甫的朋友,吳世甫曾在向家吃過向大人親手烹製的蔥油海參。此人現在兆州縣屬任承審。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