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乘龍快婿!可不是,連大象都怕你呢!”
哪怕秦督主臉皮厚,這會兒一張老臉也紅了半邊,沒好氣的拍了拍敢住的鼻子,你丫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在老丈人面前揭我的短。
思忘憂偷偷朝秦林吐了吐舌頭:嘻嘻,看你還嚇唬敢住不?
劉綎統率的大軍還在百里之外,秦林擔心李建中、思忘憂有失,飛馬趕到蒲蠻關,以牛大力假扮黔國公沐昌祚,又在兩邊山頭施疑兵之計,驚退莽應裡十萬大軍,解了蒲蠻關之圍。
斥候來報,緬兵果真應了秦林戰前之語,直退到三十里外才安營紮寨。莽應裡要收攏士卒、歸集糧草、救治傷病,剛剛經歷連續作戰多日的緬軍也急需休息。近兩三天緬軍不可能捲土重來了。
明朝雲南巡撫饒仁侃移駐楚雄,雲南總兵官黔國公沐昌祚移駐大理,雲南各地糧草軍器甲杖旗幟,由數萬民夫源源不斷的運往前線,又有四川調來糧餉接濟,一時間戰雲密佈。
欽差督帥秦林調集各路大軍助戰,勇將劉綎率川軍自昆明東來,老將鄧子龍率浙兵自順寧北上。秦林更身臨前線,設大帳於蒲蠻關,然後傳檄四方:
大明天朝威加海內,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緬甸莽應裡小醜跳樑,實自取滅亡!本督帥奉旨徵誅,諸國諸土司與我同仇、奮身立功,令其慕義效忠,謬力赴敵。或助兵以隸行,或助餉以奉戰士。為我偵候得其聲息,為我反間攜其黨羽。為我挾刀刺之帳中,為我遮截遇之關外,為我特角擊其侵軼,為我設履絕其歸路!
雲南各府州縣各土司以及邊陲各國,接到傳檄無不震動。
想那緬甸東籲王朝強盛一時,莽應裡大張征伐,寮國、暹羅、蠻莫、木邦、孟養等先後被他征服,儼然南疆小霸,甚而進攻大明本土。打入雲南腹地,數月間兇焰高熾,大有拿下大理城、重建南詔國的氣勢!
哪知大明天朝不可輕侮,欽差秦督帥奉天子明詔南征,大軍雲集、天網恢恢。一戰就在蒲蠻關大挫緬軍兇焰,逼得莽應裡退軍三十里!
本來迫於形勢投靠莽應裡,為他出錢出糧出人的木邦、蠻莫等地諸多土司領主,肚子裡就開始打起了小九九,跟著莽應裡和天朝鬥。到底打不打得贏?大明朝固然厲害,卻對南疆鞭長莫及,這次要是消滅不了莽應裡呢?
卻沒人知道,欽差秦督帥出這道氣魄極大的檄文時,蒲蠻關上的守軍滿打滿算不到兩千,其中還有過一半的輕重傷兵。
“以學生淺見,東翁似乎以移駐永昌為妥,”徐光啟皺著眉頭,試圖勸說秦林。
他和孫承宗剛從劉綎軍中過來彙報情況,大軍有糧草輜重、各型火炮,行動度是沒法和小股分隊相比的,本來這次秦林急著要來救蒲蠻關,劉綎再三阻止不成,也建議他帶上軍中兩百精騎的,結果秦林只要了二十名斥候,就一路跑到蒲蠻關,還嚇退了莽應裡。
但徐光啟覺得,諸葛一生唯謹慎,可見凡是還是不要冒險。
秦林滿不在乎的擺擺手:“不必,緬兵頓兵蒲蠻關下,早已師老兵疲,成了強弩之末,這一退,士氣就洩了,連日征戰必須整頓,沒個三五日,莽應裡絕對無法進攻蒲蠻關,咱們大可以在這裡等著劉、鄧兩位將軍。”
徐光啟看了看孫承宗,這個黑臉秀才一直閉著嘴巴不說話,徐光啟的意思是要他幫著勸勸秦林。
不料孫承宗開宗明義的支援秦林:“督主藝高人膽大,不愧為當世名帥,以學生淺見,緬軍也不敢再打蒲蠻關。畢竟大明天朝戰必勝攻必克,前後垂二百年矣,番邦、土司雖有跳梁之輩,到底心懷戒懼,處處謹慎小心,是以往往困守一隅之地,坐等我大軍四面合圍,成犁庭掃穴之勢。莽應裡雖狼子野心,到底脫不出這範圍之中。”
著啊!怪不得將來做帝師呢,孫承宗的戰略眼光確實不錯。
明朝建立以來,藩屬土司造反並不鮮見,甚至可以說層出不窮,但畢竟大明號稱中華天朝,國力兵力都堪稱極盛,任何藩屬和土司都無法以一隅敵全域性,所以往往試圖憑藉地方偏僻、地形險惡,牢牢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這樣的情況下,明軍大可以從容不迫的調兵遣將,以數倍的兵力四面合圍,成就泰山壓頂之勢,最終將那反叛徹底消滅——勝利僅僅取決於朝廷的重視程度,包括戶部能開銷多少軍餉,兵部準備調動多少兵馬。
這樣的情況,使得明軍最喜歡玩水6並進、四路圍攻等等花哨而不切實用的戲碼,並且還往往大獲成功,直到薩爾滸之戰建州八旗兵不再困守而是主動出擊,明軍才最後玩脫了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