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別人的屁股後面跑,這些生意在他看來,已經沒什麼意思了。陳兆軍是要就不幹,要幹就要幹一筆大的。
結果,陳兆軍整整忙了兩天,然後就帶著劉駿踏上了北上的火車,向中蘇邊境小鎮黑河而去了。跟所有人都不同的,其他人都是大包提小包帶的,處長和劉駿幾乎是空手。幾件換洗的衣服直接丟到了一個小揹包裡,劉駿往身上一挎,他那圓圓的身材往前面一擋,基本就什麼都看不見了。
劉駿一直搞不清楚陳兆軍想倒點什麼,陳兆軍也沒跟他說。用陳兆軍的話來說,這是對劉駿的一次培訓。
第一百零七章 白糖換化肥
駿整個人都迷迷糊糊的,反正陳兆軍讓他怎麼樣他就為陳兆軍一直都神神秘秘的,搞得劉駿都不知道他要幹什麼,幸虧陳兆軍有話在先,說是這次是對他的培訓,小胖子劉駿這才沒話說,反正睜開眼睛看就對了……
中蘇邊境的黑河口岸,其實原本是一個兩地邊民自發搞起來的一個易貨貿易的集市,自從84年胡耀邦同志視察以後,互市情況來。雖然這還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認,但是中蘇雙方都有了這樣的一個共同認識,按照目前中蘇雙方的關係和兩國領導人的態度,真正的口岸開放不過是早晚的問題,況且對彼此都沒有什麼影響,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算是秉承民風吧。
陳兆軍和劉駿到了黑河以後,先是去了一趟公安局。等陳兆軍拿著兩張邊民證出來的時候(杜撰)。劉駿才知道,原來,陳兆軍早連天忙著打電話敢情就是為了這個事的。
陳兆軍跟劉駿解釋,要是沒有這個東西,進出邊境地區是非常不方便的,更不要說還想做生意了。
“兆軍,這兩天老聽你說做生意。可是你看咱們兩個,都是兩手空空的,你到底想怎麼做生意的?”劉駿是實在忍不住了,他都已經忍了幾天了。
“不要急,明天你就知道了。”陳兆軍不緊不慢的是,其實他是故意這樣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劉駿儘快成熟起來。你想想。要是一個人一天到晚的惦記著一個事,他地印象能不深麼?還有一個就是陳兆軍希望能夠培養劉駿的商業素質,沉著冷靜是必備的條件。
劉駿也挺能沉得住氣,既然陳兆軍這麼說了,他還真的就老老實實的等著。
第二天一早,陳兆軍帶著劉駿就上街轉悠了起來。看上去好像是漫無目的的,其實他一直都在尋找機會。沒過多久,街上的人開始漸漸地多了起來。整條大街上,說中文的、俄文的,什麼人都有。那些大包提小包帶的也都開啟了自己的包袱,一瞬間,整條街到處都傳來了吆喝的聲音。說不上什麼時候,身邊就會冒出一個兩個人來,推銷著手上的東西。
陳兆軍根本不著急,昨天他就打聽好了。在這條街上有一個二毛子,專門兩邊倒騰東西,這個人的地生意做得還行,信譽挺好。
劉駿跟著陳兆軍逛了半天。加上早上起得早,這會已經有點累了。
看著已經有些冒汗的劉駿,陳兆軍想笑沒好笑出來,就劉駿這體格,到部隊用不了兩天,非把他整趴下去不可。
看了看門牌號碼,陳兆軍安慰劉駿:“別急,馬上就到了。”
劉駿這會真的有點堅持不住了,他氣喘吁吁的問陳兆軍:“兆軍。咱們到底要找什麼地方?”
“我們現在要找一個二毛子,他是中間人,只有透過他,咱們地生意才能做成。”陳兆軍一邊走著,一邊回答劉駿。
“我看你什麼都沒有帶,咱們這次到底做什麼生意?”劉駿到底忍不住了。做生意也得心中有數不是,
陳兆軍知道,該是告訴劉駿的時候了。於是,他跟劉駿交待了這次的底細。原來,陳兆軍前幾天就聯絡好了一家南方的糖廠,跟他們定了600白糖,別看當時的白糖還是緊俏商品,可是相比化肥來說,還是要好解決的多。關鍵是,糖廠為了鼓勵農民種甘蔗。為農民解決化肥也成了一種手段。陳兆軍現在就是享用白糖換化肥。
陳兆軍一路上和劉駿說著這個事,慢慢的,就到了二毛子林鑫輝的家裡。林鑫輝開門做生意,誰來當然都歡迎。他一見陳兆軍和劉駿進來,就知道有大客戶了。因為這兩人都是空著手來的。
“二位,有什麼我能幫上忙地?”林鑫輝笑著招呼。要是不知道的人,一定以為他是在招呼朋友。
“你就是林鑫輝吧?”陳兆軍問。
“沒錯,我就是。”林鑫輝對陳兆軍知道他的名字一點都不感到意外。要是連這個都沒有打聽清楚,恐怕也找不到這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