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遵旨,臣必不辱使命。”
雖然已經快罵出聲音了,但朱熹的臉上依然表現出來激動、惶恐、不安,各種表情。
不得不說,如果朱熹這輩子沒混好的話,就算是表演變臉都能吃喝不愁。
“對了,我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劉禪又做了下去,“第三塊金牌我讓太監去問了鵬舉該給朕的孩子取什麼名字,但朕估計鵬舉不會搭理我,你有什麼好名字沒?”
合著陛下您也知道嶽元帥不會在這事上面耽誤時間啊,那您又何必自討沒趣呢。
朱熹嘆了口氣,“太醫可說貴妃腹中胎兒的性別了嗎,是皇子還是公主?”
“這倒沒說,你就都取一個男孩的名字,取一個女孩的名字嘛。”
劉禪自己給自己倒了杯水,“你還沒有官職的吧,先封你當宮廷侍衛吧,到時候入內閣的時候你也替朕盯著點他們,”
“謝陛下。”
朱熹嘆了口氣,我盯著他們?他們有的年紀比我爺爺還大,我怎麼盯?
還封個侍衛,我這個年紀估計連宮裡的小太監都打不過,封侍衛是保護誰?要不再給我這個侍衛再找個侍衛?
“想什麼呢,名字想好了沒?”
“臣正在思考,陛下可有崇拜的人?”
朱熹腦袋轉的飛快,卻吊用沒有。
他才十一二歲的小孩,哪有給人取名的經驗啊。
別說給人取名了,他甚至都沒和女子說過話,這方面的經驗幾乎為零。
讓一個十來歲的小孩給人取名,尤其是這個人還是龍種,肯定不能敷衍了事,這不是逼太監上青樓嘛。
“崇拜的人嘛……”
劉禪想了想,“肯定是有啦,先漢高帝、文帝武帝,昭帝宣帝,後漢光武帝、明帝、章帝,還有大漢的昭烈帝,再之後的話唐太宗也還行吧。
然後臣子的話,漢初三傑,什麼樊噲曹參,不,去掉曹參,衛青霍去病………”
劉禪一直說一直說,一直說到皇甫嵩、盧植這些人。
“再之後的武侯,關張趙他們還用朕說嗎?看看吧,朕都很尊重他們。”
劉禪指了指遍佈御書房的蜀漢群臣雕像。
“陛下,您……”
“等等,再加個本朝太祖吧。”
雖然劉禪很不情願,但是沒辦法,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好歹這個皇朝也是人家打下來的,勉強算上吧。
過完今天朱熹覺得自己接下來一年都不用嘆氣了,因為所有的氣都在御書房裡嘆完了。
陛下,您是怎麼做到只崇拜本朝的一個太祖皇帝,而對漢朝那麼多皇帝都崇拜的?
唐朝除了太宗,您好歹還說了郭子儀呢,本朝的大臣你是一個沒說啊,怎麼,本朝的趙普包拯李綱比不過大漢的蔣琬費禕?
不想玩了,想回家。
朱熹腦子一片空白,之前好歹還想了幾個勉強湊活的名字,被劉禪這麼一說,他的大腦算是徹底宕機了。
“對了,朕突然想起來一個人。”
劉禪猛的記起來當時高忠賢告訴自己的事,“朕記得北邊有個義士叫做辛棄疾,先漢孝武帝手下驃騎將軍名曰霍去病,朕覺得這種名字不錯,你就取一個差不多的吧。”
去病,棄疾?
確實不錯,可是用在皇子身上是不是不太妥當?
算了吧,心累了,不想那麼多了。
“陛下,臣以為皇子的名字可以為去疾或者棄病。”
“咳咳……咳咳咳………”
劉禪一口白水噴了出來,你覺得你很幽默是嗎?
你哪怕取個祛痛,除魔朕也覺得你用心了。
劉禪正要發作,卻剛好對上了朱熹清澈的眼睛。
算了算了,他只是個小孩子,真不跟他一般見識了,還是等鵬舉回來後再說吧,或者找易安居士取名。
“怎麼了陛下,您沒事吧。”
朱熹趕緊上前輕輕拍打劉禪的背部,我取的名字不好嗎,把這倆的名字結合了一下,陛下不用我以後給自己兒子用。
劉禪盯著朱熹看了一會,確定他沒有耍自己之後才突然開口,“沒什麼事,朱熹啊,你快回去準備吧,明天你就去內閣。”
“遵旨,臣告退!”
在劉禪羨慕辛棄疾這個名字的時候,真正的辛棄疾正躺在床上嚎啕大哭。
小小的辛棄疾不開心,很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