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諸葛恪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按理來說是應該跟隨陛下北伐,可是自己好不甘心啊,徐盛、丁奉、父親大人,還有大都督陸遜,一直在你們的影響下長大,真的好想和你們交交手。
“呦呦呦,怎麼猶豫了?你放心的跟隨陛下北伐就是,你的那些叔叔伯伯交給我處理。”王濬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保證道。
“你別說話,”李世民沒好氣的瞪了眼王濬,你這不是火上澆油嗎,“元遜,你的軍事才能我是瞭解的,在這個時代你不會弱於任何人,我希望你能考慮清楚。”
李世民很清楚諸葛恪的脾氣,天才都是一身傲氣,諸葛恪更是如此,在武舉完成後的第一天自己就讓關興去分別見過姜維、鄧艾、諸葛恪、王濬、黃崇五人,表達想讓他們拜諸葛亮為師的想法。
五人之中,只有諸葛恪因為覺得自己不是第一,所以沒有拜諸葛亮為師,只是以諸葛亮侄子的身份跟著姜維等人一起磕了幾個頭。
雖然姜維鄧艾他們也在為誰當大師兄的事大打出手,但他們的勝負心都遠遠沒有諸葛恪強烈。
諸葛恪沉思片刻,看向李世民的眼中有些迷茫,“陛下,你建議我去哪,跟您北伐嗎?”
此時的諸葛恪哪有半點日後東興之戰威震天下的樣子,李世民輕笑一聲,“你的一身所學,皆來自於你父親諸葛瑾以及其他東吳將領,你最熟悉的也是他們,出於私心,我更希望你和王濬一起去長沙幫助魏延。
不過我話雖如此,你卻沒必要非得聽我的,你和他們不同,他們的父輩又不在魏吳擔任高官,自然也理解不了你的心情。”
陛下也忒會睜眼說瞎話了,王濬心裡泛起了嘀咕,姜維鄧艾他倆早年喪父,想當高官也當不了啊。
可黃崇他爹黃權可是在魏國頗受重用的,你咋不說呢,好吧這事是他的禁忌,誰提他跟誰急。
“我知道了,陛下,我知道我的選擇了。”
這就知道了?朕還有一大串話沒說呢,李世民有些鬱悶,難道天才都是一點就通?“告訴朕你的選擇。”
“我也去荊州,我要直面他們,在戰場上打敗他們。”諸葛恪想明白了自己的心結到底是什麼,如果選擇了跟隨陛下北伐興許會立下更大的功勞,但那不是自己想要的。
“那你父親那裡……”李世民有些無奈,之前諸葛瑾還跟諸葛亮要人呢,這轉頭你兒子就要去幹你了,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教唆的呢。
這傳出去對自己的名聲也不好啊,不信滿長安打聽打聽,誰不知道我李二鳳是大唐第一孝子。
諸葛恪跪在地上說道,“各為其主罷了,我父親既然能理解叔父就能理解我,只是我有個請求還請陛下恩准。”
李世民親自將諸葛恪扶起來,笑道,“說吧,只要不是一開始就要魏延的兵權朕都答應你。”
“陛下言重了,我只是希望如果在戰爭後若是父親還健在,希望陛下能饒他一命,我願同樣以命相抵。”
“害,我當什麼呢,朕答應你。”
李世民長舒了一口氣,且不說諸葛瑾和你、和丞相的關係,就單單說他一直試圖緩和吳蜀之間的關係自己就不會殺他,至於跟隨呂蒙征討關羽,不過是奉命行事罷了。
“放心放心,如果遇到了你爹你退下讓我來,我會手下留情的,”王濬呲著個大牙傻樂,“不過你要請我喝酒。”
“你要死啊,”諸葛恪已經忍他很久了,聽到這話再也忍不住了,拉著他就要出去單挑。
李世民沒有理會他倆,打一架吧,反正出不了人命,“士載,你和石苞接觸過了,他有什麼想法嗎?”
鄧艾正在這看笑話呢,見李世民突然叫了自己,趕緊說道,“稟陛下,他也想為國出力,只是苦於來晚了幾天,錯過了科舉,導致報國無門。”
李世民想了想,開口說道“我想把他劃到你的麾下,你意如何?”
自己把鄧艾從魏國劫來,雖然更早的讓他步入仕途,青雲得志,但也讓他失去了偷渡陰平,直取蜀漢的潑天之功,因此心裡一直有些過意不去。
既然如此,朕就送你個子午谷奇謀,由你單獨領軍,石苞為副,直取長安,名氣相比也不會太落下風。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子午谷並不是那麼好走的,丞相之所以不採用除了一生謹慎從不用險之外,還有就是子午谷確實太踏馬坑了。
曹真有過子午谷,路遇大雨,棧道被毀,走了半個月才走了一半,之後的恆溫也走過,同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