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6章 二百倍

“張將軍?”

“太后,張將軍已經領命離去了,你要是有什麼話,朕讓人帶給他。”

“沒什麼話,只是沒聽到張俊的聲音,想聽聽他是不是真的走了,皇帝你真要讓他去倭國?”

“當然,君無戲言,太后覺得此事不妥?”

“當然不是,哀家只是個婦人,不懂朝政,只是也聽說過張俊與岳飛等人的關係並不融洽。

你讓他去倭國,萬一他有什麼心思,豈不是放虎歸山嗎?”

太后搖了搖頭,雖然他對這種在幾十年前就聲名鵲起的將軍很是尊重,但和自己的兒子比起來,還是哪涼快哪待著去吧。

任何人,包括先帝還有遠在北方的那個,都不能對我兒子的皇位有什麼威脅。

“哀家也知道劉世勳將軍與張俊不和,但是那倭國畢竟天高皇帝遠,把他放在外面哪裡比得上留在眼皮子底下呢。”

“哈哈哈,太后多慮了。”

雖然韋太后說的也有一點道理,但劉禪還是沒有把張俊繼續留在臨安的想法。

至於原因嘛…那可太多了。

第一,就像太后所說,張俊和劉世勳何止是不和,說是血海深仇也不過分,把他派到倭國,劉世勳一定會死死盯住他的。

第二,張俊已經年近六旬了,朕讓他一人前往,沒有子嗣後代在身邊,他有什麼動力心懷不軌?

況且他也沒這個能力,真以為人人都有岳飛那種堪稱變態的練兵之術啊。

第三,就算他有反心,而且聚集了一幫烏合之眾,那自己也不害怕。

倭國是個什麼地方,不就是一座孤島嗎,四面環海。

要論海軍,誰能比得過陸游、虞允文呢,只要有一丁丁的謀反之意,蒸汽船往那一擺,毒酒自盡還是被部下所殺,自己選一個吧。

“太后放心,他掀不起什麼風浪的,如果能立下赫赫功勞而不死,看在鵬舉的面子上朕可以對他既往不咎。

當然,他要是死在了倭國,那也只能說他運氣不好,就當是為之前的罪責贖罪了。

劉世勳這個將軍朕並不瞭解,但是朕想,能和鵬舉打成一片,結為生死之交的將軍一定不會是什麼故意讓人送死的人。

也許會他會用手中的權力給張俊安排些困難或者有危險的事,但是應該不會故意把他往火坑裡推。

總的來說,張俊活下來莫機率還是挺大的。”

“行吧,既然皇帝心裡有底,哀家也不方便多說什麼。”

韋太后輕輕嘆了口氣,既然陛下都這麼說了,我還能說什麼,況且陛下說的也不是沒道理。

“太后,兒臣還有政事需要處理,就先告退了。”

反正在這也沒什麼事,劉禪乾脆告辭,不過這次並不是故意推辭,而是他真的想思考一件事。

倭國孤懸海外,只能透過海上與其他國家聯絡,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朕把國家所有的壞人都丟在倭國,大宋境內就全是好人了呢。

嗯,這件事很值得深入思考,等回去後讓內閣商量商量,儘量讓他們早點提出個方案。

可惜倭國距離我華夏太近了,而且好像也沒有太大,如果有個更大,距離華夏更遠點的島就好了。

等以後天下太平,不打仗了之後,朕就讓人四處尋找,肯定能找得到。

韋太后點了點頭,然後就聽著劉禪的腳步聲越來越遠。

等到宮殿中重新歸於寂靜的時候,韋太后用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聲音喃喃自語。

“皇兒變了,明明都自稱兒臣了,為什麼卻不稱我為母后,而是冰冷冷沒有任何情緒的太后?”

…………

南方的劉禪讓張俊孤身前往倭國作為劉世勳的副手,北方的金國皇帝也把金兀朮召回,準備殲滅岳飛。

黑山四城的淪陷雖然還沒傳到劉禪耳中,但金國卻已經得到了訊息。

滿朝譁然,文武皆驚,這是金國建立之後第一次被人打進本土,饒是他金兀朮權勢滔天,在此刻依然被文武百官罵了個狗血噴頭。

沒辦法,太屈辱了,而與之相對,早早提出宋人有可能進攻要加強防範的完顏亮卻得到了朝野上下一致的讚揚。

哪怕是皇帝完顏亶對他不喜,甚至可以說是深深忌憚,也不得不捏著鼻子將其重賞,哪怕同樣出自他手的離間計耗費不少人力物力卻沒有掀起一絲波瀾。

原因沒有別的,在這個屢戰屢敗,淪喪國土的時候,太需要樹立一個典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