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賢,你能聽懂修緣在說什麼嗎?”
太后宮殿之前,看著嘰裡呱啦的李修緣,劉禪很懵,這玩意好難懂啊。
“奴才也聽不懂,別說聽懂了,連聽清都做不到。”
高忠賢很是實在,陛下都聽不懂,我肯定更聽不懂。
既然兩個人都聽不懂,劉禪就隨便找了個理由,然後便和高忠賢一起退出太后宮殿了。
“陛下,您說為什麼同樣是宗教,佛教還是外來的,咱們根本聽不懂,可就算是這種情況下,為什麼感覺道家卻有點打不過佛教呢。”
這我哪知道,朕又不是道士。
劉禪搖了搖頭,“原因太多、太複雜了,跟你說了你也聽不懂,自己想吧。”
“是不是因為和尚沒有頭髮,所以省下了梳子錢,此消彼長,積少成多。”
高忠賢放了一個好響的屁。
“這話是你說出來的?連三歲小孩都想不出這麼荒唐的理由吧。”
劉禪自己但是突然想到了一個理由, 別看佛教勢大,但道教才是真的猛啊。
佛教再怎麼厲害,再怎麼牛叉,三武一宗滅佛不還是想滅就滅?
你看看它有一點還手之力嗎?
你再看看道教,看起來人畜無害是吧,往前想想:太平道黃巾軍、李家道割據,五斗米道起義……
還是別想了,人畜無害的外表下藏著巨大的獠牙,換我是皇帝,我也要暗地裡打壓道教,哦,朕本來就是皇帝。
“陛下,您在想什麼?”
看到陛下又陷入了沉思,高忠賢忍不住發問。
“朕在想,也不知道辛文鬱回沒回到鵬舉那裡,如果鵬舉班師的話,朕該封他什麼官職呢。”
“應該到了吧,這都已經三天了。”
高忠賢小聲回答,誒?三天?
我好像忘了什麼事情,是什麼呢?
算了,能讓記憶力這麼強的我都能忘記,一定不是什麼大事,忘了就忘了吧。
“陛下可以親自出城迎接,以示恩惠。”
“當然,這不是廢話嗎,就連陸游和虞允文朕都迎接了,鵬舉朕肯定更要親自前往。
要不是北方天氣太冷,朕都想直接去汴京接鵬舉了,然後和他一起回到臨安,接受萬民愛戴。”
高忠賢尷尬的笑了笑,陛下您確定這叫迎接?迎接過頭了吧。
“傳令下去,朕要在臨安郊外給鵬舉建一座生祠,受人供養。”
“生…生祠?”
高忠賢有些驚訝,雖然生祠就是給活人用的,但是總感覺有些怪,不過陛下下令了,我照做就是。
“沒錯,就是生祠,朕聽聞前朝狄仁傑,桃李滿天下,有三座生祠,怎麼,難道鵬舉比他弱嗎?”
“狄公是文臣,元帥是武將,這怎麼比?不過陛下說的對,元帥對大宋的貢獻根本不比狄仁傑對大唐的貢獻。”
劉禪有些意外,高忠賢這傢伙竟然沒順著自己往下說,而且說什麼不能比較,切,朕不和他一般計較。
“下去辦吧,辦好了來昭烈廟找朕。”
“遵旨,可是陛下一個人怎麼去昭烈廟?”
“切,難道宮裡的太監只有你一個會駕車?只有你一個認路?”
說完,劉禪便朝外面走過去,“喂,那個誰誰。和朕一起去昭烈廟。”
…………
在昭烈廟,劉禪將他們老劉家有後的好訊息說給了所有的蜀漢大臣。
由於前幾天太后剛來,再加上吳妃剛剛產下子女,事務繁忙,所以劉禪沒有第一時間趕來。
現在好了,已經沒有什麼事了,劉禪趕緊把這個訊息說給父皇、相父、二叔、三叔、四叔………
在辦完事情之後,劉禪本想直接回去,卻突然心血來潮,想要去看看住在這裡的李清照。
自從上次比試之後,也許是出於慚愧,也許是害怕,更大的可能是懶,劉禪一次也沒見過居士。
其實劉禪本來還想讓李清照和韋太后說說話的,畢竟她們年紀差不多,有些有很多共同語言。
不過李清照應該看不太起自己的這個母后,哪怕是宣旨的高忠賢已經儘可能的掩飾李清照的原話,劉禪還是從中聽到了鄙夷。
“陛下!”
劉禪前腳剛跨出大殿的門,高忠賢突然出現在他身邊,把他嚇了一跳。
“嘭!”
劉禪捂著自己的心臟一腳把他踹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