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起這話微言大義,話糙理不糙。”
李世民哈哈大笑,“各位也不用太擔心,他們聯合起來也不是咱們的對手,魏吳積怨已久,豈是說聯合就就聯合的。
荊州還有文長,他孫權最起碼要留一半人再加個陸遜才能擋住吧,還不算他自己還要保持本地穩定需要的兵馬,這麼算下來,聯合他也聯不出多少兵馬。
再者說了,就他們能聯合,我們也能啊,朕已經讓丞相和公孫淵聯絡過了,只要兩方在激戰,他就會以雷霆之勢突襲魏國北部,這還不算朕給軻比能也許給了好處。”
李世民一口氣說了一大堆,雖然很多都是他編出來鼓舞士氣的,比如公孫淵根本不可能是魏國的對手,軻比能目前還親魏,不可能搭理自己。
但架不住邏輯上行得通啊,一番話下去,原本就被馬超激發出鬥志的眾人更加有了自信,看樣子巴不得魏軍立馬來犯,也好打的他們遍地開花。
“好了,都下去準備吧,看你們一個個躍躍欲試的。”
李世民笑了笑,“但是我醜話說在前頭,到了決戰那一天,誰要是掉鏈子,戰爭之後別怪我給我算舊賬!”
“遵命!”
姜維鄧艾他們一個比一個叫的響,全都歡天喜地的下去訓練了,只有趙雲留了下來。
“子龍將軍還有事?”
“是有些事要向陛下解釋一下,無論是我還是姜維他們其實都不懼怕什麼魏吳聯軍,都是屍山血海裡爬出來的,這點小事算什麼?”
“那子龍將軍的意思是……”
“我們不怕外敵強大,但是害怕怕內部出問題,就比如陛下貪圖享樂。”
趙雲一句話說的李世民有些懵,“朕什麼時候貪圖享樂了?”
“陛下自從攻下長安後剛開始還算勵精圖治,每日在這裡處理軍國大事,可這幾天事情少了之後就到處閒跑。
陛下,我實在不明白,那九嵕山有什麼好的,泰山封禪不比它崇高?再說渭水,一統天下後長江與黃河也聽你號令,區區渭水有什麼好看的?
我怕陛下如果沉迷於此,恐怕會和桓帝靈帝一樣,甚至還不如桓帝靈帝。難道陛下忘了先帝的遺願,丞相的教誨了嗎?”
說完之後,趙雲直接跪在了地上,他自覺這一番話說完自己就算不死也會被貶官,但這番話不吐不快。
好不容易看見天下一統的曙光,你告訴我太陽跑去一邊玩了,不行,豁出去這條命我也要把他拽回來,大不了一死,我也無愧於先帝了。
就在趙雲暗下決心的時候,李世民已經走到他的身邊了,“子龍將軍趕緊請起,你說的對,是朕的疏忽。”
李世民也很無奈啊,我這也不是閒逛,可是該怎麼解釋呢,難道說九嵕山會在幾百年後成為朕的陵墓,朕提前看看,佔個位置?
別鬧了,真這麼說趙雲肯定會喊著馬超姜維他們把我送到成都治病的,麻沸粉很厲害,但是不應該用在我身上。
“其實朕和這長安頗有淵源,只是不太方便說罷了,朕答應卿,在統一天下之前,朕絕對會認真處理軍政大事。”
“呃……”
趙雲是不太信陛下和長安有什麼淵源的,要說淵源,那就是長安曾經是漢朝的國都罷了。
至於其他的淵源,陛下你從出生到北伐前,連長安什麼樣子都沒見過,哪來的淵源。
但陛下都這麼說了,自己身為臣子也不好說些什麼,只得提醒一句,”君無戲言,還請陛下辛苦這幾日。”
“一定一定,朕一定引以為戒。”
直到趙雲走後,李世民才擦了擦自己臉上的汗,只記得丞相的威名,竟然忘了趙雲也是進諫的一把好手。
更關鍵的人家還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平時說說也就算了,真要是逼急了來個死諫哪怕你是皇帝也會被天下人戳脊梁骨的,李世民剛才能清楚的感覺到,要是自己不同意,趙雲真有可能以死明志,讓自己回頭。
我就是想出去看看,我容易嗎我,李世民召來左右,下了道命令:
“趙雲大公無私,敢直言犯上,堪稱群臣楷模,朕心甚慰,特賞金百兩,蜀錦五十匹。”
做完一切後的李世民回到座位,“也就只有子龍將軍敢這麼指著朕的鼻子罵了,哪怕沒有長坂坡的事他也敢,誰讓他是一心為國的趙子龍呢。
不行,朕還得獎勵一下趙雲,李世民來回想了想,財寶和綢緞他肯定會分給屬下,“再傳朕命令:給趙雲增邑二百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