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算什麼,我來做就是了,對了,縣試很快就要開始了,你要好好準備,家裡的事情你就不要操心了,全部都讓我來辦。”
鄭勳睿點點頭,時間的確很緊張了,他必須要好好溫習功課了,當然這次的縣試,他早就做好了準備,再說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他也必須要盡最大的努力了,不管怎麼說,爭取到功名,才能夠繼續前進,才能夠在明末立足,否則什麼都保不住。
第十七章縣試
教諭先生的心情很不好,原來說好的到浙江出任知縣的事情,突然就消失的無影無蹤了,上面早就有人表態了,應該是手到擒來的,再說也就是一個七品的知縣,並非是什麼了不起的官職,這種快速的變化,讓教諭猝不及防,心情瞬間跌落到了低谷。
好在鄭勳睿學業越來越精了,這讓教諭先生能夠自我安慰,要不然官沒有做到,學生也沒有出色的,那就真的是一塌糊塗了,所以在縣學快要放假的那段時間,教諭特別注重鄭勳睿的學業,看著鄭勳睿每日裡特別的辛苦,變得又黑又瘦,教諭很是高興,他哪裡知道,鄭勳睿操心的不僅僅是學業,還有玉蜀黍和甘薯的事情。
教諭本來想著給知縣大人專門說說鄭勳睿的,但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幾個月的時間下來,他已經相信鄭勳睿的能力了,相信鄭勳睿透過縣試沒有絲毫的問題的。再說若是給知縣大人打過招呼了,就算是鄭勳睿透過了縣試,也有串通之嫌疑。
教諭是舉人,對於學問還是看的很嚴肅的,看不慣那些舞弊的行為。
縣試和府試,比較鄉試、會試和殿試,要簡單一些,鄉試和會試最為複雜,持續的時間達到了九天,分為三個時間考試,每場考試三天的時間,會試也是九天時間,分為三個時間段,縣試和府試就沒有那麼複雜,一共就是一天的時間。
從主考官來說,也是不一樣的,會試不用說,在京城舉行,主考官基本都是內閣大臣,鄉試在巡撫衙門所在地舉行,北直隸在京城,南直隸在南京,主考官都是朝廷派遣的,大都是禮部的官員,以及六科給事中。
府試的主考官一般都是知府大人,順天府和應天府是府尹大人,縣試的主考官都是知縣。
錄取名額上面,限制也是不一樣的,越是往上面去,錄取的名額越少,當然明末的時候,舉人和進士的錄取名額,稍微多一些了,至於說生員和童生,名額就更多了,這對於朝廷來說,沒有多大的影響,每個地方的稟生名額是嚴格限制的,也就是朝廷提供祿米的生員是限制的,府衙四十個,州衙三十個,縣衙二十個,其餘的生員,享受不到祿米。
當然生員在社會上的地位是不一樣的,絕大部分都是受到百姓尊敬的,見到知府以下的官員,可以不下跪,賦稅方面,也有些許的優惠。
江寧縣的縣試,是一件大事,得到知縣大人的高度重視。
縣試在縣學舉行,每年參加的人都達到了千人,江南學風很盛,這麼多人參加縣試不稀奇,加上江寧縣是京畿縣,參加縣試的人就更多了。
江寧縣縣試的案首,府試絕對是可以透過的,不出意外鄉試鐵定也是能夠透過的。
縱觀整個的南方,南直隸和浙江的學風最盛,出來的讀書人也最多。
隨著縣試時間的到來,知縣大人放下其他的事情,專門關注縣試的事情了,他曾經側面詢問過教諭先生,在縣學讀書的那些學子的情況,可教諭什麼都沒有說。
江寧縣是京畿縣,知縣大人的品階是正六品,做得好很有可能直接進入京城六部之中,成為六部的郎中,最不濟也能夠成為從五品的員外郎,京畿縣的知縣,一般情況之下,都是直接收到皇上關注的,當然若是做不好,或者背後的靠山出現問題了,調整也是非常快的,到南直隸的六部去,做一個清閒的員外郎,甚至是主事,都是有可能的。
江寧縣知縣也不是尋常人,此人名王鐸,字覺斯,天啟二年的進士,曾經是翰林院庶吉士,有著不俗的學問。
沒有學問的人,不可能成為江寧縣或者是上元縣的知縣,這裡是文人騷客聚集的地方,學識不行的知縣,根本不能夠立足。
王鐸和教諭先生的關係不錯,也只有他知道教諭的來歷和學識,不要看教諭僅僅是舉人,學識高過了很多的進士,不過這是秘密,他是不會洩漏出去的。
這位滿腹學識的教諭先生,想到的還是做官,這樣不算是什麼奇怪的,一肚子的學問賣給帝王家,這是所有讀書人的最終心願,也是最為宏大的目標。
六月三十日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