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不應該說是小夥子,而是風流才子!”水溶笑著,遞給女兒一張墨汁淋漓的宣紙,“看看我新寫的詩。” “我又不懂詩。” “不需要多懂,我也從來沒真正弄明白那些‘孤平’‘拗救’的規矩,有個意思就好。” 是一首七言律詩: 只見眾生不見仙,遙聽鑼鼓近聽禪。 梨園瓦舍同消沒,燕樂清商共渺然。 水袖不及紅袖亂,素娥更比竇娥冤。 誰將京劇擬流水,歲歲年年總潺?。 小宛讀了,若有所思,稱讚:“好詩!” 水溶大笑:“又說不懂?你說說看,怎麼個好法?” 這也是水溶的老習慣了,說他不好,他一定會自己解釋半天這其實是首好詩;若贊他一句好,他便要逼著人家解釋怎麼個好法。 小宛笑著說:“要我一句句解釋呢,我就說不清。不過大概意思是知道的,好就好在用典自然貼切,隨手拈來。戲劇的集中表演興於秦,漢代時百戲表演的地方在宮廷的平樂觀,北魏則在寺廟,唐代時仍集中在宮廷和長安的各大廟宇,唐明皇建立‘梨園’,組班唱戲,有時自己也粉墨登場;宋時終於有了專門演戲的地方,遍佈東、南、西、北四城,叫‘瓦舍’,每座瓦舍裡有十座‘勾欄棚’,不過後來成了娼館妓院的代名詞,其實是種錯誤。這詩裡的‘梨園瓦舍同消沒’指代一切劇院,而‘燕樂清商共渺然’則指代一切的戲劇,因為隋煬帝時將四方各國的‘散樂’集中於首都洛陽,分為九部,包括‘燕樂、清商、西涼、扶南、高麗、龜茲、安國、疏勒、康國’等。我沒有記錯吧?” “如數家珍!”水溶搓著手稱讚,沾沾自喜:“好女兒,真是老爸的知己。那你再說說,我表達的是種什麼情感?” “這我就更說不清了,總之前半部有些灰灰的調子,什麼‘水袖不及紅袖亂,素娥更比竇娥冤’,都是表示戲曲沒落,曲高和寡的寂寞,最後又聊勝於無地表達了一種對戲曲的祝福,希望源遠流長的意思吧。” 水溶興猶未盡,還要再問,小宛號叫起來:“好了好了,不帶這樣兒的,人家累了一天,好容易回到家,還要考試!餓死了!餓死了!” 媽媽端著菜走出來,似嗔還笑:“老不像老,小不像小。” 奶奶聞到飯香,也準時地走出來,聞言立即說:“在我面前,誰敢說老?” “誰也不敢說,誰敢跟您比老,您是老佛爺,活菩薩!”小宛笑著,給奶奶讓了座,把飯碗筷子一齊遞到手上來,自己在對面坐下,一本正經地宣佈:“各位,我今天長了一個大見識:我開了‘梅英衣箱’。” 奶奶把碗一頓,急急問:“什麼?什麼衣箱?” “梅英衣箱。就是解放前紅遍京滬兩地的那個名旦若梅英唱《倩女離魂》時的行頭,真是絕,那做工質地,現在的戲服哪裡比得過?” 奶奶的表情迅速凝結,嘴唇微微哆嗦著,似乎受到了極大的震盪。 水溶嚇了一跳,忙問:“媽,您這是怎麼了?” hqdoor ,還有樟木箱子,只是同齡不同命罷了。留聲機是古董,小馬紮卻是廢物,而缺嘴壺搪瓷缸醃菜罈子就更慘,只能算垃圾。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得這韶光賤……” 金針一圈圈地轉著,同樣的曲調,唱了半個多世紀,良辰美景早已成斷井頹垣,然而斷井頹垣處,又演出多少新的美景良辰? “梨園瓦舍同消沒,燕樂清商共渺然。”小宛忍不住又想起爸爸的詩,這時候才覺得,那真是一首好詩。 週末,不必上班,小宛一直睡到日上三杆。 醒來的時候,聽到隔壁在唱《遊園》,知道老爸又熬了個通宵。 這是老爸水溶的工作習慣,在編劇前總是要用留聲機放舊唱片,說是製造氣氛,尋找靈感。 雪茄煙、黑咖啡、舊唱片,合為水溶寫作的三大道具,缺一不可。因此小宛常常開玩笑說,爸爸的劇本都不是用筆寫的,而是雪茄和咖啡倒在留聲機上自個兒磨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