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縣東邊,黃鸝渡。 黃鸝渡是一處仙家渡口,有幾百年的歷史,據說當年一隻黃鸝小妖渡劫失敗,墜落於野灘。 一位少年把它撿回去,並找來各種草藥將它醫好。 後來少年被繼母趕出家門,無處可去,無以安身,黃鸝小妖便充當渡船,幫他發家立業。 幾年後,少年意外得到仙緣,成為修士,黃鸝小妖也成長為黃鸝大妖,繼續留下來。 二者一起把一世俗渡口,變成仙家渡口,一直傳承到現在。 黃鸝渡兩岸,屋宇連片,如同一個繁華的小鎮。 河中停著一艘又一艘仙家寶船,南來北往的修士上上下下,好不熱鬧。 西岸。 一位身材雄壯、目含精光的大漢,抱拳道:“李兄,山高水長,後會有期!” 大漢旁邊,站著一個高挑颯然的紅衣女子,以及一位精瘦如猴的漢子。 精瘦漢子跟著抱拳告別。 紅衣颯然的女子,則目光清瀅,多看了兩眼面前的青衫書生,蘊藏些許別樣情緒。 最終她笑意輕揚道:“先生,小芊兒,後會有期,萬望保重!” 青衫書生手握摺扇,作揖回禮:“郭兄、魏兄弟、郭姑娘,後會有期,多多保重!” 旁邊翠裙女童,也有模有樣地作揖,脆聲道:“橫北哥哥、魏綸哥哥、楠君姐姐,後會有期,我會很想念你們的!” 岸邊的五人,正是從南邊沂國趕來匯合的郭橫北、魏綸,以及從三十里亭過來的李往矣、郭楠君、小芊君。 斬魔小隊三人,將由此乘坐仙家寶船,直抵大魏京畿府。 他們要把馮谷的骨灰,送回他老家去。 李往矣和小芊君則將東去,雙方就此作別。 郭楠君笑著捏了下小芊君的小臉蛋,又彎腰幫她整理,被風吹得有些亂的裙子。 魏綸則跑到河邊,摘了一大束漂亮的野花,做成一個花冠,給小芊君戴上。 本就十分精緻,充滿靈氣的小芊君,戴上花冠,更像一個可愛的小仙子。 而後斬魔小隊三人登上五層高的黃鸝寶船。 不一會兒,馱著龐大船樓,浮停於河面的黃鸝巨鳥,就振翅而起,化作一道黃影,向北而去。 李往矣和小芊君,目送黃鸝寶船穿入雲霄,消失於天際。 “大師兄,楠君姐姐、魏綸哥哥他們就這麼走了,還真是有點捨不得呢。” 李往矣摸了摸她的小腦袋,微笑道:“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總是要分開的,不過只要有心,也肯定會再次相遇。” “嗯嗯,到時候我應該變得很厲害了吧?” “讓你一個人坐寶船回書院,你敢嗎?” “不敢。” “那你變得再厲害,又有什麼用?” “啊,這……” 小芊君眨眨眼,被問住了,好像是沒什麼用誒。 李往矣御風前往東岸。 等小芊君回過神時,已經到河中央了。 “大師兄,等等我!” 嗖! 小芊君化作一道青色劍光,追了上去。 …… 兩日後。 李往矣和小芊君離開虔國,來到大順國望風郡。 大順國,是北止戈洲東南的一個大國,國力、領土、民風等,比起中部的大魏來,也不遑多讓。 走在大順望風郡裡,明顯能看出這裡的民眾,要比虔國虎丘郡的百姓,更加富足。 武運也更盛。 幾乎路過每個城鎮、村莊,都能看到別刀拿棒之人,甚至還碰見兩個村子械鬥,連三境武夫、二境修士都出場了。 只見武夫拳架狂野,修士術法絢麗,打得十分激烈。 要知道那只是兩個尋常村子,並非什麼豪族大寨,一方也就數百口人,卻能分別出一個三境武夫,一個二境後期修士。 可見大順武運之隆。 打了半天,兩個村子也沒能分出勝負,不等李往矣去調解,人兩位族長,就自行退兵了,還約定一個月後再戰,高低要分出個勝負來。 見此情景,李往矣也就懶得管了。 又一日後,李往矣和小芊君穿過望風郡,來到隔壁的陵州。 黃昏時分。 師兄妹倆走在一條鄉間小道上,準備到前邊找戶人家借宿。 小芊君忽然指著天上喊道:“大師兄你看,天上有一群牛在飛!” 李往矣仰頭望去,果然看到西南邊天空上,有一群黃牛,朝他們所在方向飛來。 其中一頭黑色大公牛背上,坐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手握竹笛,於天空中自在地吹著曲子。 “騎牛遠遠過前村,笛弄晚風三四聲——可這說的是地上牧童,這空中牧童,還真是第一次見。”李往矣訝然道。 小芊君也點點頭,那牛背上吹笛少年的風姿,比得上書院裡,許多上院儒生,馭獸飛行的風采了。 可他明明一副農家少年打扮。 似乎聽到了師兄妹倆的對話,那牛背上的少年,放下笛子,朝這邊看了一眼。 下一瞬,他一個騰躍,從牛背上下來了,落到李往矣和小芊君跟前。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