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意外相逢 中土神洲杏壇,乃是天下儒門祖庭。 杏壇之下,設立九大學宮,分佈於九大洲,統管一洲之儒學。 北止戈洲儒家學宮,號曰琅琊學宮,位於北止戈洲北境的琅琊郡,地位猶在橫渠書院、朝陽書院、寒山書院、照湖書院等四大儒家書院之上。 晌午時分,一位穿著布衣,神態清雋的老者,正帶著草帽,杵著鋤頭,在田邊樹蔭下休憩。 一個頭戴方巾,身著儒衫的中年文士,迎著烈日,從遠處走來。 來到田邊,中年文士朝滿是泥土的老者,恭敬行禮:“先生!” 布衣老者看了一眼中年文士,笑呵呵問道:“子謙,你怎麼過來了?莫非是要幫著先生我耕地、鋤草?” 中年文士徐子謙回道:“先生有事,弟子自當服其勞,待會兒我就幫先生耕地、鋤草。” “不過先生,我今日過來,主要是想告訴先生,新一屆大道金榜更新了。” 布衣老者訝然笑道:“哦,是嘛?我這旬日一直忙著試種稻菽,卻是忘了時日。你且說說,這一屆北洲金榜,可有有趣的娃兒上榜?” 徐子謙回道:“天榜二十人,無有任何變化。” “地榜葉歸人仍為魁首,依舊在壓境。” “兵勢峰趙白馬,天禪寺三悟,也還沒有踏出那一步,也許是在等著葉歸人先行。”① “至於人榜,萬里凝、賀愁新這絕代雙驕皆因年及三十而下榜,鐵槍門謝颭,成為新的榜首。” 頓了一下,徐子謙繼續道:“有趣的新人,弟子覺得有三人值得學宮關注。其一是人榜排行第三十位的蕭野。” “此子乃是一位純粹武夫,出自雩國皇室,其境界只為七境大圓滿,拳意卻近大成,已有一股無敵之勢。” “他前日問拳兵勢峰,兵勢峰年輕一代傳人,無人能接得下他一拳,逼得趙白馬下場壓境一戰,堪為平手。” “此子拳勢之盛,拳意之純,有望超越趙白馬和萬里凝,成為北洲新一代武道第一人。” 布衣老者微微頷首:“此子確實值得關注,我北洲乃是武運大洲,新一代的武道第一人,必得橫掃九洲,拳高天下。其二呢?” “其二則是秀峰山桃花神,她以六境之境界,上了人榜,排在最末一位。以她當前的成長速度,和天地神只的根底,應該很快就會跨過十境那道神凡天塹,成為又一尊神道聖人,影響北洲氣運。” 布衣老者感慨:“因東華山神主親身護道,外人很難窺視秀峰山氣機,如此看來,這新生桃花神,還是成長得很順利的,希望她正神歸位之後,真能撐得起神道破局的那一絲生機吧。其三呢?” 徐子謙回道:“這其三,與這新生桃花神有關。促成天地封正,幫她成就神位的寒山李往矣,上了《驚世名錄》,成為數千年來第一人。” 布衣老者微愕:“《驚世名錄》再現於大道金榜?” “是,經由九卷大道金榜,寒山書院李往矣,此刻已然通傳九洲,揚名天下。” 布衣老者笑言道:“善哉,我北洲儒門,出一奇才也!” 徐子謙請示道:“先生,如此奇才,學宮當何以待之?” 布衣老者略微思索,道:“每位登上大洲金榜之人,皆有一次參悟天碑的機會,待他去過天碑聖地,讓他來一趟學宮吧。” 徐子謙明悟:“先生是要讓他入書山?” 布衣老者含笑點頭。 徐子謙躬身應諾:“是,弟子回去後,便修書一封,送去寒山書院。” 中土杏壇,有一座學海。 九大學宮,則各有一座書山。 登書山以縱覽天地,入學海而暢遊古今,乃世間讀書人最快意之事。 “可還有他事?”布衣老者詢問。 徐子謙搖頭。 “那就幹活吧,翻地還是鋤草,你自己選一個。” 布衣老者拿起鋤頭走向田間,歇息夠了,準備繼續幹活,得趕在下一波雨水到來之前,把菽豆種下。 徐子謙脫下長衫,擼起袖子跟上先生,道:“先生,您且樹下歇息,剩下的活都交給我吧。” “不善,我又沒老得不能動彈,哪有都交給別人乾的道理?” “先生教訓得是,弟子謬矣!” 徐子謙一直跟隨先生,在地裡忙活到了日暮,才穿回儒衫離去。 不多時,一封密信從琅琊學宮寄出,送往中域寒山書院。 …… 東南清嘉洲,餘江書院。 一位身材中等,長相普通,氣質卻清俊不凡的青年儒生,立於書院一涼亭。 看著手中同窗抄寫的大道金榜,青年儒生神情微異。 清嘉洲大道人榜第一名:郭外斜。 郭外斜,字青山,餘江書院儒生。 涼亭中青年儒生的目光,卻沒有落在這人榜魁首處,而是看向了人榜之後的《驚世名錄》。 “還以為中土神洲那位少年君子,便是當代最出眾的儒家讀書人,沒想到北止戈洲卻出了一位李往矣。”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