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三章 長河深處的狐影

一輪殘月高掛天宇,月面慘白,彷彿白色骷髏的那張臉。 一條長河浩浩蕩蕩,流淌於慘月之下的奇異時空裡,不知來自何方,又去往何處。 河水洶湧而幽暗,時有鬼影衝浪,魔屍沉浮。 一艘小船無聲,行走於幽暗長河之上。 小船上站著三道人影,一位清逸閒散的青衫書生,一位身披狐裘的嬌弱少女,以及一位穿戴斗笠蓑衣的船伕。 這便是李往矣與胡可心,隨著小船,進入鬼曳長河之後的情景。 胡可心以前曾於古書上,看到過鬼曳長河,卻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進入其中。 她看著奔湧而幽煞的鬼河,又看看天空那輪慘月,很是新奇。 再看看船頭的船伕,仔細打量好一會兒後才確定,那頭戴斗笠,身穿蓑衣的高大身影,竟然不是真人,而是一尊木雕。 一個沒鼻沒口,粗糙的木頭人! 難怪它自始至終都沒有吱聲。 最後嬌弱少女再看向自己和身旁的青衫身影,發現兩人都化作了虛影,像是融入了這處奇異空間一般。 這個發現,讓少女很是驚訝。 李往矣察覺到了她的異樣,解釋道:“我施展了【天人感應】,讓咱們與這處奇異空間交感相應,合為一體。” “否則此河生人勿近,咱們無法在此長留。” 少女懂了,不由訝然道:“先生真乃儒門高才,風采絕世!我看《三教百家廣記》中言,儒門【天人感應】,與道門【道法自然】、佛門【四大皆空】,乃是三教最為超拔無雙的大神通。” “百家之中,唯有法家【言出法隨】、兵家【不戰而屈人之兵】等少數幾門大神通,可與之比肩。” “此大神通,非絕世醇儒不可悟得,先生將來必能超凡入聖,成為我北止戈洲又一位儒門大聖人!” 李往矣笑了,溫言道:“你倒是讀了不少書,嗯,也挺會夸人的。” 嬌弱少女有些羞赧,道:“我不是在吹捧先生,是真的覺得先生之風姿超然絕俗,非尋常人可比。” 見李往矣並未在意,她轉而道:“我自小神虛體弱,祖父祖母與父親、姑姑怕我出事,很少領我下山,閒著無事,我只能多看看書,以打發時日。” “近日我看了照湖書院周青衿先生的一篇《百家筆談》,其中既談三教百家之優勝,又遍陳各家之缺漏。” “先生所在寒山書院,堪為北洲儒門書院魁首,不知先生對於三家百家之缺漏、不足,有何看法?” 李往矣有些訝異地看了嬌弱少女一眼,明明是冒險來給你治病,化解鬼河印記的,你怎麼還跟我論起道來了呢。 不過看少女是真心求教,他便也認真起來,想了想回道:“三教百家宗旨各異,既能成為天下之學,皆有所長。” “然天下無完美之人,亦無完美之學,三教百家也皆有其短。” “至於要論各家之長短,以補綴其缺漏,我所學不足,見識尚淺,不敢妄言。” “需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見萬般事之後,倘能一朝悟道,方敢立下宏論,宣於天下。” 少女聽得雙目泛彩:“這是先生大道所在?” 李往矣搖頭笑道:“隨口閒談而已,不必當真。” 青衫書生又恢復了清逸閒散的模樣。 嬌弱少女卻把他方才朗聲暢談的風采,記在了心裡。 慘月冷照,小船行於奔湧的幽暗長河之上,顯得孤寂而渺小,如天地一浮萍。 一個淡薄而模糊的鬼臉印記,飄於小船前方,指引方向。 這是來到鬼曳長河之後,李往矣以秘法激發潛藏於嬌弱少女體內的鬼河印記,唯有透過它,才能找到原主。 立於船頭的木頭人船伕不會說話,似乎也沒有獨立意識,要改變方向,增減速度,只需再往那船燈投入秋收錢即可。 忽然,小船被一團突兀出現的濃霧籠罩住了。 濃霧探出無數只蒼白大手,從四面八方抓向小船,欲把小船掀翻,將李往矣、胡可心,乃至木頭人船伕,都拉入濃霧之中。 胡可心是第一次碰見這種情景,不由得心中驚怕,往李往矣身邊靠了靠。 李往矣卻很淡定,似乎早有預料,以浩然之氣化作護體神罡,護住自己和嬌弱少女。 同時口中吟誦聖賢文章:“太和所謂道,中涵沉浮、升降、動靜、相感之性,是生絪氳、相蕩、勝負、屈伸之始……” “鬼神者,氣之往來屈伸者也,物以之始,以之終,孰能遺之……” “浮屠明鬼,謂有識之死,受生迴圈,遂厭苦求免,可謂知鬼乎?” “鬼者,歸也,歸於太虛之絪氳也……” 李往矣所誦聖賢文章,乃是《張子正蒙注》,橫渠聖人張子作《正蒙》,後世聖人船山先生作注,合兩大儒門聖人之經義道韻。 此時他誦來,以浩然之氣為體,有煌煌聖明之威隨聲而出,無窮聖明威勢不僅激盪於小船之中,更散入濃霧之中。 那些抓向小船的蒼白大手,一碰到聖明威勢,便如冰消雪融,迅速泯滅。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