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李往矣還是聽從了郭暗的建議,將原先的【變之大道】,改為【變易之道】,好做宣揚。 於是休息了一下,他又開始奮筆疾書起來,準備以此為契機,再梳理一遍【變易之道】的各種理念。 他本就隨老頭子治的《易經》,在易學方面造詣不淺。 如今再融合“變”之道義,讓他頓時有一種心中日月齊,眼前天地寬之感,變之新道原先一些停滯難解,頗受桎梏的地方,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子明兄,你真不愧是子明,多謝你為我剝開雲霧,此事值得浮一大白,我要請你喝酒!” 已經返回《天下逸聞》編輯館的郭暗,聽到李往矣的隔空傳音,怔了一下,隨即搖了搖頭,嘴角浮現了一抹笑意。 旁邊餘渡白正好審校完一篇稿子,抬頭便看到他在笑,好奇道:“郭師兄,怎麼了?遇到什麼喜事了?” 郭暗收斂笑意道:“你家大師兄說,要請‘新道探討會’的眾位夫子喝酒。” 餘渡白有些詫異,自家大師兄自然是灑然慷慨的人,不過他向來沒有多少餘錢,怎麼會突然要請大家喝酒? 難道是新道有了大的突破? 如此想著,他頓時也為自家師兄高興起來,同時打算提前備好一袋銅錢,免得大師兄請客的時候,拿不出酒貲來。 聽溪園裡,小芊君沒有打擾大師兄寫作,在花園裡侍弄花草。 修剪完幾株桃枝,小芊君不經意地看了一眼書房方向,忽然發現窗前正伏案疾書的大師兄身上,竟隱約散發著聖人異象。 “大師兄這是要突破了?” “不對,大師兄這是進入了悟道之境,這對【變之大道】有新的頓悟?” 小芊君年紀雖小,從小在書院裡耳濡目染,又同兼風雪崖嫡傳的她,見識還是極為不俗的,一眼便看出了自家大師兄的狀態。 想了想,她趕緊放下手裡的小剪刀,小手一揮,佈下了一座隱形的劍陣,將整個書房都圍了起來,不讓任何人靠近,影響大師兄悟道。 隨後她又搬了一個小凳子,坐在院子月牙門前,守在那裡。 畢竟今天是二月二,書院開山納新的日子,山上來了許多新生和家長,萬一有哪個冒失的人,偷偷潛到這裡,驚擾了大師兄就不好了。 為了顯得不那麼可疑,她拿出了一本小書,翻看起來。 這本小書帶有圖畫,寫的是一隻小藤妖遊歷四方,鋤強扶弱,最終成為一代妖聖,名傳天下的故事。 這書還是她當初和大師兄東遊,去給神主娘娘送禮的路上淘來的,她很喜歡,特意用自己的零花買下的。 在風雪崖的時候,她已經看了很多遍,不過她仍是對它愛不釋手,一直帶在身上,沒事的時候就拿出來翻一翻。 書裡的小藤妖跟她有點像,也是因緣巧合之下,被一高人點化,天資不俗。 不過小藤妖比她膽子大多了,還在那麼小的時候,就一個人行走江湖,也不怕會遇到大壞蛋。 她就不敢。 與大師兄一起東遊的時候就不說了,這次過年回山,如果不是有葉姐姐陪著,讓她一個人走的話,她只怕得化作一道劍光,以最快的速度返回書院,途中根本不敢稍作停留。 所以她很佩服書裡的小藤妖。 小枝姐姐不好說,小書好像膽子就比她大,遇到二師兄前,一個人生活在東蓬萊洲青湖鎮,也不怕被哪個仙師、大魔給捉了去。 作為小師叔,小芊君覺得自己好像有些不太稱職。 說起來小枝姐姐和小書,今天好像也去了下院,還是山門處,幫著招待新生來著? 下院和山門處,肯定很熱鬧吧? 不過能給大師兄研墨和護法,也挺好的。 反正開山納新要持續好幾天,明天再下去,與小枝姐姐、小書,一起迎接新生和家長也不晚。 …… 寒山山門處,被小芊君唸叨著的寧小枝,正在幫著秋簌簌,還有幾位青年教習,一起接待遠道而來的新生與家長們。 別看她年紀小小,卻人小鬼大,接人待物都有模有樣,別說秋簌簌,連那幾位青年教習見了,都忍不住暗讚一聲。 而那些準備考入書院的新生員和家長們,看到書院有這麼一位乖巧漂亮,很透著幾分仙姿靈氣的小姑娘,頓時對寒山書院的仰慕,又增加了幾分。 寧小枝身為月之仙靈,可謂是蕙質蘭心,對於一眾老爺爺、老奶奶、嬸嬸、大姨們的誇獎,都報以甜甜的笑容,再與他們講解上山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 這又贏得了一頓誇讚。 有寧小枝的存在,原本喧鬧、嘈雜的山門處,瞬間便變得歡樂和睦起來。 至於小青鯉餘喜書,則坐在旁邊的一塊大岩石上,雙手托腮,看著地上的兩群螞蟻打架,偶爾有家長對她好奇,湊上去詢問的時候,她才會說幾句話。 對於這個安靜的小姑娘,一眾新生與家長,也是見怪不怪,很快便沒有人去打擾她了。 兩個小姑娘性情各異,卻都為寒山書院,增添了人文風采。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