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若周程張朱等,夙世固有靈根。奈最初所親近者,皆屬直指宗師。於一席話,一公案下,彷彿領會得個虛靈不昧,具眾理而應萬事之意義,實未徹悟自心。遂自以為得,畫地自限,不肯前進。良由一向在義路上著腳,絕未曾真參力究也。
宋朝儒者如周敦頤、二程、張載、朱熹等人,過去世固然有慧根。可惜最初所親近學習的,都屬於直指人心的禪宗法師。在一席話、一個公案之下,彷彿領會到虛靈不昧,具眾理而應萬事的意義,實際沒有徹悟自心。於是就自以為得到,畫地自限,不肯前進。實在是由於他們一向只在義解的路上思惟,絕對沒有真參力究的用功。
且見宗家法法頭頭,指歸向上。因此縱看經教,亦作宗意解會,謂佛法但止如此而已。而因果罪福之實事實理,亦皆以指歸向上之意見領會。遂致瞞昧自心,撥無因果。攘人之物,以為家寶。拾佛法之遺餘,扶儒教之門牆。
只是看見禪宗法門,法法頭頭,都指歸向上。因此縱然看經教,也作禪宗之意來理解領會,認為佛法只是如此而已。而對於因果罪福的真實事理,也都以指歸向上的意思來領會。於是就欺瞞自心,否定因果的道理。竊取他人之物,作為自家之寶。拾取佛法的遺餘,來扶持儒教的門牆。
又恐後生高推釋氏,因巧設方法,作盜鈴計。橫造謗議,陳其禍害。關閉後生,永不能出。又恐或不死心,遂現身說法。謂吾昔求道,亦曾旁及釋老,然皆了無所得,後反求於六經而得之,從此釋老之破綻,一一徹見矣。
又恐怕後人高推佛教,因此巧設方法,作掩耳盜鈴的計策。橫生誹謗,陳述佛教的禍害。關閉後學之人,永遠不能走出他的門牆。又恐怕有人不死心,於是現身說法。說:我過去追求真道,也曾經旁及佛教、道教,然而都了無所得,後來反過來求於儒家六經,而得到真理,從此佛道二家的破綻,我都一一徹見了。
夫諸子誠意正心,躬行實踐,誠足為儒門師表。但以扶持門牆之念過重,致於最宜感佩表彰之處,反掩人之長以為短。以己之得於人者,反謂人不我若。竟使誠意正心,躬行實踐,不能圓滿完備,徹頭徹尾。
諸位夫子誠意正心,躬行實踐,實在足以為儒門師表。但因為扶持門牆的念頭過重,導致在最值得感佩表彰的地方,反而因為掩飾他人的長處,而成為自己的短處了。將自己從他人那裡得到的好處,反過來說他人比不上我。竟然使誠意正心,躬行實踐,不能做到圓滿完備、徹頭徹尾。
噫,可哀也已。一乘居士,謂其入室操戈,喧賓奪主,其言甚確。然不詳陳其故,關里人決不肯服。宜將諸子學佛得益處,及以宗意錯會教意,因茲不信因果,不信輪迴,不唯悖佛,亦悖儒經處。及自謂求道於釋老皆不得,後於六經反得處。詳陳而明辯之。
唉,實在悲哀啊!濮一乘居士,認為他們是入室操戈,喧賓奪主,這個話很準確。然而不詳細陳述其中的緣故來由,關閉在門牆裡面的人,決不會心服口服。應該將諸位夫子學佛得到利益之處,以及他們以禪宗之意錯會教下之意,因此不相信因果報應,不相信六道輪迴,不僅違逆佛教,也違逆儒經之處。以及自己說求道於佛教、道教皆不得,後來在儒家六經反得之處。詳細陳述而加以明辯。
則贓證具在,不但閉關者佩服而直下出關。縱諸子復生,亦當任過自責,無從置喙 (hu i) 強辯。從茲慧風掃蕩障翳盡,佛日重輝宇宙中矣。
那麼贓物、證物具在,不但關閉在門牆裡的人佩服,而當下走出關門。縱然諸位夫子重生,也會承擔過失,自我責備,無從插嘴強辯。從此“慧風掃蕩障翳盡,佛日重輝宇宙中”啊!復濮(p u)大凡居士書
遙捧雲章,實深慚愧。(不慧)幼失問學,長無所知,客路竛 (l in g) 竮 (p in g) ,寄食普陀。不意閣下,以宿承佛囑,乘願再來,得儒佛之心宗,窮性相之秘藏,遍參緇素,力修淨業之出格豪傑,過量大人。乃不恥下問,詢於芻 (ch u) 蕘 (r áo ) ,而過為謙譽,令人無地容身。設大地有縫,當即徹底深入,何敢仰答。
捧起您文采斐然的來信,實在深感慚愧。我幼時失於求學,長大了一無所知,一個人在他鄉,於普陀山掛單。不料閣下您,以過去世承受佛陀的咐囑,乘願再來,得儒家、佛教的心法宗旨,窮盡事物本質和表象的秘藏,遍參僧俗高人,力修淨業的傑出英豪,雅量君子。卻能不恥下問,詢於我這樣草野淺陋之人,而您如此自謙贊他,令人無地容身。假設大地有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