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麼多的往來商船除了做正經生意的,自然還少不了那些搞歪門邪道的傢伙。
隨著兩廣水師實力的不斷提升,對於往來商船的監管力度也跟著加強。兩廣水師巡邏分隊大半個月前逮著一艘偷運鴉,片的應商船,二話不說直接將整艘船以及船上的貨物全部扣押,不料卻驚動了英國駐廣州領事館。
在英國領事匆匆上門求情下,吳可也沒趕盡殺絕賣了個人情,將扣押的英國商人以及船上水手全部釋放,並表示想要贖回商船就必須繳納鉅額罰款,不然被扣商船卻是不會歸還物主。
因為這事,英國領事大半個月跑了好幾趟總督官邸,今天是第四次吳可實在煩了,說話這才那麼不客氣直接堵死了英國領事的求情藉口。
尼瑪的犯了事還想安然無恙,世上哪有這般便宜的好事?
要知道早在嘉慶年間,朝廷嚴令粵海關特別頒佈禁菸令,除了強調外國人不準將鴉,片運入大清外,還規定為外國船隻承保的行商也要負連帶責任:如果保商膽敢違犯或規避禁菸令,承保裝有鴉,片的船隻,一旦查出,不獨銷燬鴉,片,擔保該船的行商、通事也將受到嚴厲懲處。
另有行商必須以書面形式,保證他們所擔保的外國船上沒有攜帶鴉,片。如果保商膽敢與其串通售賣,不向官方報告,一經發覺,除拿捕該船並驅逐出境之外,擔保的行商也將“逮捕法辦,治以應得之罪,決不稍予寬貸”的嚴厲規定。
當初國門還沒經受列強堅船利炮的考驗,對於出現鴉,片走私的責任承擔問題,廣東地方官員進一步完善了十三行行商的保商制度。
規定來航大清的外國船隻必須有十三行商人作保,否則不得貿易,保商擔負著外國貿易的一切責任。
這樣,本應由地方官府承擔的一些責任,最後的板子將打在十三行商人的屁股上,因為行商在查禁鴉,片問題上所負的責任愈來愈大。
在那時候,即使行商真的想與鴉,片走私不發生任何瓜葛,他們也不可能獨自完成禁菸大任。因為對禁菸應負最大責任的廣東各級官員從自身的利益出發,除了在形式上大做釋出文告之類的表面文章外,並沒有真正有效地履行禁菸之責。當然,等到鴉,片戰爭爆發,大清連連戰敗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之前朝廷和兩廣總督衙門頒發的禁菸令已成一紙空文。
因為鴉,片戰爭後幾任兩廣總督的不給力,洋人大肆向大清走私鴉,片,甚至還在澳門地區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鴉,片貿易市場,透過各種渠道流入廣東攫取大量白銀動搖兩廣朝政根基。
隨著列強在清勢力的不斷加強,洋人走私鴉,片的行為也越發猖獗,特別是當廣州十三行失去外貿壟斷特權後,有些膽大妄為的洋人為了賺取更大利益,可是沒少將裝載鴉,片的商船停泊在廣州碼頭。
之前廣東水師實力一般,根本沒能力也沒膽子對洋人商船堅固嚴查,特別是因為‘亞羅號事件’爆發第二次鴉,片戰爭,就連京城都差點被洋人拿下,事後廣東水師可沒少受朝廷責難,搞得水師將士裡外不是人,之後面對洋人商船的時候更加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冒犯。
所幸吳可就任兩廣總督以來,對水師卻是極為看重,以剿滅外海伶仃洋上海盜為由,大肆採購新式戰艦加強兩廣水師實力,又表明了對待洋人時的強硬態度,這才慢慢改變了水師將士面對洋人時心虛挺不直腰桿的狀態。
當然水師之前的主要任務是剿滅伶仃洋上的海盜勢力,順便把持廣東外海的黃金航道主導權,並未將主要精力放在監察洋人的違法犯罪事兒上頭。
不過那時吳可正在梳理廣東地方官府,又要關注安南形勢與黃鼎鳳部小心翼翼接觸,還得分心於雲貴以及四川戰事,可沒心思和精力應付難纏的外國列強,他可不想四處樹敵搞得兩廣處境尷尬。
直等到這些瑣碎事務處理得差不多,而這時伶仃洋上的海盜勢力經過水師大半年時間清剿,死的死逃的逃實力損失嚴重,短時間內對外海航道沒了威脅,他這才調動水師人馬輪流回來監管廣東外海數量越來越多的往來船隻。
誰料不管不知道一管嚇一跳,水師巡邏船隊剛剛加強對往來船隻的監管,到現在還不足兩月時間,單單逮住的走私鴉,片船便足有四艘之多,其中英國商人又是其中的主力軍。
接到彙報後吳可心神震動,急忙派人暗查廣東沿海州縣以及幾大府城的煙館情況,結果很是不容樂觀,廣東各地一開始出現大煙氾濫跡象。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