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部分

去就行了。”

莊睿裝著很隨意的樣子,指著攤在桌子上的那幅畫說道,其實他心裡已經很著急了,本來按照他的猜想,這位老爺子答應給裝裱,自然在其過程中,可以發現畫中畫的貓膩。

可是莊睿沒想到的是,這老爺子看了一眼畫的真偽之後,根本就不願意出手,甚至都沒向這幅畫看上第二眼,一般來說,對某個行當比較熟悉的人,首先重視的,就是自己比較專業的地方,要不是這幅畫偽造的太假,方老爺子或許還能看看這幅畫的裝裱工藝,這也可見,當時偽造這幅畫的人,為了不使人注意到這幅畫,可謂是費盡心機。用心良苦了。

“哦?”

方老爺子嘴裡不置可否回了一聲,不過眼睛卻是隨著莊睿的手指,看向那幅畫的軸杆,嘴裡隨之發出了評價,“這天杆地杆和軸頭,倒是用木頭做的,不過這用料也太差了,看這畫的時間,應該是民國那會仿的,這才幾十年就快腐朽了,真是搞不明白,這樣的畫,也會有人去裝裱,咦?!”

方老爺子說著說著,原本半眯著的眼睛,忽然瞪的溜圓,嘴裡發出一聲驚疑不定的呼聲,一步走到桌前,其動作之敏捷,根本不像八十多歲的耄耋老人。

“這……這是我們吳裝的手藝活啊,居然還是仿古裝池,誰沒事會用這手法,來裝裱這破畫?”

方老爺子一邊說話。一邊戴上了一副老花鏡,開始仔細的打量起這幅畫的裝裱來,嘴裡還在不停地喃喃自語著,聽到一旁的莊睿有些莫名其妙。

宋軍倒是對裝裱有一定的瞭解,給莊睿解釋了一番之後,莊睿才明白了方老爺子話中的意思。

原來,蘇揚兩地裝裱這個行當,歷經明清數百年,承前啟後,名池全國,統稱吳裝。在這其中又分為幾個類別,專裱紅白立軸對聯,專供婚喪喜慶之用的,稱為“紅幫”。

專裱普通書畫的,稱為“行幫”而在解放前蘇州、上海、揚州各地,就夠得上稱為裝潢藝術的,專為書畫名家和收藏家裝裱珍貴書畫的,稱為“仿古裝池”。

能做“仿古裝池”的藝人,大多都是手藝高超的老藝人,即使是在解放前,這樣的人也是屈指可數,方老爺子大多都認識,現在猛然見到這麼一幅“仿古裝池”的假畫,也難怪他失神了。

因為老爺子心裡已經斷定,這畫的裝裱,肯定是出自解放前某位裝裱大師之手,只不過為什麼用這種複雜並且成本高的裝裱手法,來裝裱一幅假畫,就讓方老爺子百思不得其解了。

方老爺子脫下了手套,找出一個放大鏡來,仔細的將這幅畫從頭到尾,重新看了一遍,又用手摸著畫軸裝裱的質材,過了足足十多分鐘,才拿下了眼睛,坐回到椅子上,卻是皺著眉頭一言不發。

老爺子這會心裡實在是有些納悶,這幅畫怎麼看,都是一幅贗品無疑,但是其裝裱的工藝又是“仿古裝池”而在這其中還有個問題,一般“仿古裝池”所用的材料,無論是天杆、地杆、木杆、紙管、軸頭這些東西,都會是挑選上好的材料,在解放前的時候,“仿古裝池”所用的軸頭。甚至都是珍貴的檀木製造的。

讓老爺子心裡糾纏不清的有兩個問題,第一是既然用了最複雜的裝裱工藝,但是又為何用這些算是比較差的材料?方老爺子剛才沒有細看的原因,也是因為這材料太差,他根本就沒有想到這幅畫用的是“仿古裝池”的手法,第二自然就是為何花費這麼大的功夫,來裝裱這麼一幅贗品了。

不管在哪個行當裡面,能做到頂尖的人,肯定都是一些性格極為執著的人,老爺子也不例外,雖然八十多歲的高齡了,依然是皺眉苦思,想搞清楚當初這位裝裱大師,到底是在什麼心態下,裝裱這幅作品的。

“宋小子,你這幅畫是從哪裡來的啊?”

方老爺子出聲了,問向正在一旁有些莫名其妙的宋軍,剛才宋軍也走到桌前看了一下這幅畫,的確是贗品無疑,從用紙上就能看出來,不會超過民國時期的。

“方爺爺,我都說了,這畫不是我的。”宋軍有些哭笑不得的回答道。

“哦,對了,是這位小夥子的,小夥子你怎麼稱呼呀,能說說這畫的來歷嗎?”

從進入都這房間,方老爺子直到現在才想起問莊睿的名字,不過莊睿也沒有生氣,任何一個人活到了八十多歲,恐怕也不會有興趣,去詢問自己見過的每一個人的名字。

莊睿自我介紹了一下,然後將黑市拍賣的事情說了出來,這沒什麼好隱瞞的,只是他刻意強調了自己是被人話趕話,一時衝動才買了下來,雖然只花了三千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