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線和中小院線同步上映!”
“單單這一點,就完全值得去香江闖一闖!”
陸晨怦然心動!
………
第一更送上,求訂閱支援!!!(未完待續。)
第四百章 佈局未來
國內的電影產業發展極為迅猛,截至2015年,除去三大特別行政區之外,全國總共擁有5000多家影院,2。5萬多塊銀幕,全年總票房達到了480億,佔到亞太市場的五成比例,規模僅次於美國。
而在國內,萬龍、新世代、美辰三大院線瓜分了電影市場的主要份額,其中萬龍一家就擁有400多家影院,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
經營院線所帶來的利潤是相當驚人的,按照國內電影票房的分賬比例,100元的票房裡面,其中有5元需要上繳電影基金,3。5元的稅費,然後剩下的91。5元,影院分走45元,院線拿走15元,剩下給製作方和發行商的僅有31。5元。
這意味著擁有大量影院資源的院線,可以分享到最為豐厚的利益。
不僅僅如此,隨著電影市場的膨脹,財大氣粗的院線將觸角延伸到最前段,形成拍攝製作、發行上映一條龍的模式,將上上下下的肉都吃得乾乾淨淨。
在這樣的局面下,大大小小的影視製作公司必然要受到院線的鉗制,而且彼此間的競爭非常激烈,陸晨作為一名獨立藝人想要擠入這塊市場,難度可想而知!
陸晨必須要依靠某家實力強大的製作公司,跟三大院線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然後將大部分的利益分享出去,才能獲得一點立足之地。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陸晨還得看別人的眼色。
當然他可以不需要這樣做,以他現在所擁有的人氣,在某部電影裡混個男主角那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參與拍攝和製作發行,那完全是兩回事!
而陸晨的野心,顯然並不滿足成為電影裡男一號,他要的更多。
萬曉泉的朋友正是看出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去香江。
藉助廣電總局的新規和香江政府的扶持計劃,他能夠獲得一個很好的起點,沒有任何的歷史負擔,而且有了綠色通道,那在國內發行要容易不少。
因為強大如三大院線,對廣電總局也得俯首稱臣。
另外,香江的影視產業基礎很好,從業人士眾多,導演、演員、攝像、化妝、道具等等影視相關的專業人才比比皆是,早已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運作體系。
還有香江本地演員的片酬比國內普遍要低,這也是很多香江演員喜歡到內地拍戲上節目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去香江發展也有劣勢,那就是香江的文化和社會氛圍,跟內地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如果無法適應下來,那反而得不償失了。
最後,萬曉泉的這位朋友沒有明說的是,去香江另起爐灶對萬曉泉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在那邊不會有人關心他的過往,能讓他活得更輕鬆自在一些。
如此種種,讓陸晨真的心動了。
去香江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至於說如何融入香江本地,陸晨的問題不大。
他能說一口流利的粵語。
因為徐博就是土生土長的粵省人,粵語歌也唱得很好,跟以粵語為主的香江人在交流上不存在任何的障礙。
陸晨想了想,對萬曉泉說道:“萬老師,您看這樣好不好,我在香江先註冊成立一家電影工作室,然後由您先過去幫我把攤子給支撐起來,籌備這部電影?”
陸晨現在不可能一下子就跑去開公司拍電影,其實他今年的計劃之中並沒有預先安排,在接下來的下半年裡,他要出一張新唱片和開自己的個人演唱會。
距離陸晨個人首張專輯《同桌的你》發行,已經過去將近一年的時間,很多的歌迷粉絲們都在翹首盼望他的第二張專輯。
而在過去的一年裡,陸晨也積累了足夠的作品,出張新專輯沒有任何問題。
最重要的是,現在的他還擁有了一座高檔次的錄音棚,和一支專業音樂團隊。
新專輯不出,更待何時?
出完第二張專輯,年底開場個人演唱會,將作為歌手的演唱事業推向新的高峰,也在陸晨的計劃之中。
在流行樂壇裡一直都流行著這樣一句話,那就是沒有開過專場演唱會的歌手,算不上真正的咖。
像陳菲兒出道十幾年,開過的演唱會都快數不清了,要不是跟著陸晨拍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