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20世紀60年代,千餘萬知識青年響應號召“出城”上山下鄉,支援農村建設。而發展出一種中國所特有的“知青”文化,影響了幾代人的命運,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國家政策的開放,一億多農民“進城”打工緻富,又演繹出一股潮流式的打工文化。中國近30年的歷史就是在“出城”跟“進城”中記憶著。

知青“出城” 農民工“進城”,我有時在想:這兩代人的命運何其相似,有何其不似。知青回城後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流力量,一大批反映知青青春苦難記憶和傷痕的作品問世。而農民工的生活的辛酸跟痛苦又有誰知道,或者說知道了又有誰向社會大眾反映。

我常常在書店的書架上看到滿是描述都市人情感生活的小說,想找一本關於農民工的小說,實在很難。可能停留在大多數都市人腦海中的農民工仍是身著簡陋的衣服,提著破舊的行李。滿腦袋冒著高粱花的形象。

可隨著隨著農民工的年齡越來越年輕化,越來越多青少年農民工的湧進城市而暴露出的社會問題卻令人擔憂,他們成為城市冶安的破壞者,成為艾滋病傳播的高危險人群。他們調侃著這個社會上的一切不公,他們是特殊的一個群體。

今天,讓我們走進這個特殊的群體……。。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章 初進廣州(一)

自成都開往廣州的火車拉著長長的汽笛緩緩駛離車站,越來越遠的人群站在站臺仍在向遠去的親人招手示意,車廂裡所有的人都沉浸在遠離親人的痛苦之中,程亦凡靠在窗邊,靜靜的看著車廂外的還在隨著火車啟動而跑著的人群,不知在想些什麼?

“亦凡哥,這車要走幾天呀?”,一旁的程亞已從哭天抹淚的離愁中恢復過來。

“至少要兩天,對了你剛才都比那些送行的人哭的厲害,想家哪?”程亦凡轉過頭看著雙眼還紅著的程亞。

程亦凡跟程亞都是來自川北的農村,那裡可真是窮山僻壤,地裡的草比莊稼都長的好,一年到頭,勉強混個肚飽,村裡唯一的三間大瓦房還是政府出錢修的學校,就這樣,村裡讀完初中的已就只有他們兩個人,後來程亦凡考取了縣裡的重點中學。而程亞因自幼喪父,靠母親一手拉扯大,一個女人靠幾畝土地供出他們村裡的一個‘高階知識分子’是相當的不容易,所以程亞初中讀完就輟學在家給母親幫忙伺候家裡那幾畝土地。

四川多山,鐵路大多在山腹中穿過,此時火車正穿過隧道,車廂裡只有車燈的光芒照著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只是不知道是載著這群充滿希望的年輕人是通向天堂,還是地獄?

廣州是外來工最密集的沿海城市,素有“打工者的天堂”之稱,此時的廣州火車站的人流象一根巨大的香腸慢慢融進這個城市裡,幾年或十幾年後他們到底會成為這個城市的養分吸收掉,還是消化後的分泌物被排洩了。

程亞跟著程亦凡坐在通往451工業區的大巴上。451工業區位於郊區,相比市區的高樓大廈,這裡就顯的荒涼很多。最雄偉的標誌性建築物就是那一排排的煙囪,此時正在沖天冒著滾滾黑煙。

“亦凡哥,剛才在市區不是還在發宣傳單說什麼,環保廣州,綠色廣州嗎?這個黑煙應該不算是綠色吧。”程亞第一次到這麼遠的地方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

“那是市區,這是郊區不一樣的,市區當然是綠色廣州,那郊區是黑色還是綠色就根本不重要了。”程亦凡心不在焉的回答道。

“為什麼呢?”程亞有一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趨勢。

看著一臉好奇的程亞,程亦凡坐直了身子; “打個比方,你現在有一百塊,讓你去買件衣服,你是買內衣褲,還是買外套。”

“當然是買外套,穿在外面光鮮,買內衣褲幹嗎?,在裡面的玩意兒,穿不穿都無所謂。”程亞一副傻冒都知道的表情。

“噗嗤”一聲清脆的笑聲嚇了他們倆一跳。

袁英今天去市區參加人才交流會,剛好回廠的路上,就聽見程亦凡跟程亞的這番談話。實在忍不住的笑了出來,她抬頭看看坐在前面的兩個人。程亦凡穿著一件價值大約為30塊兩件的地攤貨的白色新T…shirt;打扮的很是騷包。而程亞穿著一個紅色背心,手腕上搭著一件西裝。

本來沒精打采的程亦凡聽見後面的笑聲,剛轉過頭去就看見一個扎著馬尾,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女孩,清純不可方物。此時正忍著笑而致臉憋的通紅。程亦凡心裡還在騷騷的想著是不是自己把別人看的不好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