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胡毅生年輕氣盛,正要開口訓斥吳紹霆。不過就在這時,他的堂兄胡漢民意識極快,馬上開口訓道:“毅生,都是你的不是,沒大沒小,把話說得那麼過分。要知道行嚴兄、道腴兄論資排輩那是你的前輩。快向他們道歉。”

說完,他還向胡毅生使了一個顏色。

胡毅生會意,不過他心裡還是不服氣,只好冷哼了一聲,勉強的向華興會諸位道歉。

周震鱗、章士釗等人原本就沒打算跟粵系的人爭吵,他們深知自己寄人籬下,總得處處忍讓一些,於是就這麼算了。

“說一句剖心的話,大家之所以希望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無非是認為這是一個機會。至於是什麼機會,臺下的話我不拿到檯面上來說,大家心照了。”吳紹霆頗有氣勢的說道。

眾人悶聲不語,臉色都不太好看,不過宋教仁等人倒是舒展了不少。

吳紹霆接著說道:“我雖祖籍安徽,卻是在廣東長大學習,廣東話有哪個音不會發?你們看得起我,就當我是半個廣東人。做為半個廣東人,我也希望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可是昨天晚上我深刻的分析了一下,若真是在廣州召開代表大會,絕對是弊大於利。”

胡漢民皺了皺眉頭,問道:“震之,你這麼說,有何緣據?”

吳紹霆說道:“我只舉一個例子,我們廣州現在有多少經費可以維持這次代表大會?”

朱執信儘量心平氣和的說道:“震之,經費的事宜應該不難的。代表大會是大事,相信各個省區都會出資來辦成此次壯舉。”

“那好,除了經費之外,廣州成為國都的可能性有多少大家都明白,我們有必要折騰的這麼麻煩嗎?什麼廣東交通四通八達,這完全不是主要原因。成立共和民國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正是在這革命陷入困境之際鼓勵全國各省堅持到底的一劑良藥。你們在廣州召開代表大會,然後遷都他處,這其中要浪費多少時間?你們知道這浪費的時間可以消耗多少革命士氣?”吳紹霆振振有詞的說道。

胡漢民和朱執信面面相覷,有些不知道該怎麼應答。

當然,如果真的要反駁吳紹霆的話,他們還是有自己的理據,只不過這理據拿出來多多少少有些過分了。

第213章,無理之下

吳紹霆調整情緒,把自己的手槍拿開,拿起了壓在下面的一份電報夾,繼續說道:“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收到江西轉發來的電報。這份電報是昨天正午轉到軍部,內容是說五省聯軍於四月二日光復南京,此外還附帶了一份江西報紙的訊息,說五省聯軍缺糧少餉,軍心不穩。”

他一邊說著,一邊把電報夾遞給了一旁的廖仲愷。

廖仲愷大致的看了一遍,然後傳到了胡漢民手裡,就這樣花了十幾分鍾時間,大家都一一傳閱完畢。會場的氣氛頓時有些低沉,顯然政府這邊還沒有收到這份電報,這個訊息是他們第一次聽到。軍部設立通訊部之後就積極擴大無線電接收網路,比起政府這邊自然要快捷一步了。而這個訊息對大家來說不算好訊息,五省聯軍組建時是革命高潮的標誌,現在內部意見發生了分歧,同時還出現缺糧少餉的情況,前景堪憂!

趁著眾人閱讀電報時,吳紹霆讓會場秘書給自己換了一個新茶杯,喝了一口熱茶。

“南京!”宋教仁最後一個看完電報,在合上電報夾的同時,他清晰的吐出了這個詞。

眾人好奇的看了過去。

宋教仁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表情凝重的說道:“必須是南京!”

胡漢民不解的問道:“遁初,先前行嚴還說廣東不甚安全,不提議在廣州召開代表大會。南京才剛剛光復,徐州和山東都還有清廷的大軍,在南京召開代表大會豈不是更不安全!”

胡毅生附和的說道:“就是,你們不是出爾反爾吧。”

宋教仁還沒來得及解釋,吳紹霆用充滿威嚴的聲音說道:“孫先生抵達南京主持代表大會,就是要凝聚全國的革命力量,穩定五省聯軍的軍心!五省聯軍是北伐推翻韃子政權的中堅力量,他們囤聚在南京,清廷豈敢輕易來犯!”

“沒錯,正是這個道理!”宋教仁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他振奮的看了吳紹霆一眼,彷彿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摯友。

“若是貪生怕死,這革命大業早就完了。”譚人鳳慢條斯理的說了道。

他的話很淺顯,可是又似乎有影射,好像在說孫中山如果不敢前往南京坐鎮,那就不配稱為萬民景仰的革命領袖。

廖仲愷點了點頭,總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