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8部分

裡,自然不敢再說其他的話,想想元首所言很對,後勤壓力是可以解決的,但如果兵力不足的話,南亞戰爭的問題卻無法解決。

會場停滯了片刻,隨後何福光開口問道:“元首,那這兩支部隊交給誰來籌辦?”

吳紹霆沉思了一下,緊接著快速的說道:“第二獨立山地師從黃埔一期、二期的軍官裡面挑,最好有在國防大學深造過的經歷。至於大陸橋第三兵團讓四川的王陵基來接手負責,兵員就從他四川的舊部和熊錦帆的部下抽調。”

副官們連忙將吳紹霆的話記錄下來,等到會議結束之後再去通知。

眾人相互對視了一眼,雖然他們覺得這並不是完美的解決方案,可一來元首心意已決,二來也暫時沒有其他辦法,只好默不作聲認同了這一套方案。

吳紹霆又做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強調,無論是第二獨立山地師還是大陸橋第三兵團,所有籌備工作都要從速從快,既然兵員可以抽調現成計程車兵,那就沒必要再進行再次訓練,只要把人調配齊全了就行。總之南亞戰爭一定要儘快取得突破,這不僅僅是為了打破僵局,更是要遏制敵人漸漸恢復過來的信心,為中國爭取更多的國際政治分量。

第1104章,貿易中心制度

廣州四國首腦會議的內容漸漸傳開了起來,關於亞洲貿易共同體和軍事共同體的計劃,不由得引起西方諸國的當局人士大感耳目一新。

之前歐洲列強為了爭奪殖民利益而互立陣營,如今在共同體計劃面前顯得是那麼落後乏舊,不過從兩者性質根本上來看,的的確確還是存在很大的區別。但不管怎麼說,中國人想出了這樣一套團結落後小國的辦法,日後多多少少值得借鑑。

但話又說回來,亞洲小國團結起來共同發展,自詡為列強的西方國家來說同樣產生一種威脅。日後西方國家結束戰爭之後,確立新的海外殖民擴張版圖,可倒頭來卻發現亞洲這塊肥肉已經徹底從嘴巴里吐了出來,而且還長出了硬骨頭。

一根稻草容易折斷,幾百根稻草捆綁在一起,那就是一根大棒槌。

這不僅意味著西方國家無法再輕而易舉把勢力範圍伸向亞洲,甚至還有可能遭到亞洲的反擊。或許在短期之內軍事上是不會有太大威脅,但隨著貿易共同體的建立,一種全新的資本市場融合體系建立,這將會對西方資本市場早場多大的衝擊?

別說越南、朝鮮、琉球這些小國家沒有資本,螞蟻多了同樣可以吃掉大象。更何況四個國家的市場容積量合一,再加上政策法規的配合,往後西方國家哪怕最簡單的“商品傾銷”都會遭到嚴重的阻力。

這還僅僅只是沒有發展起來之前的影響,一旦亞洲貿易共同體越來越壯大,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加入其中,實體市場則會變得更加巨大。到那個時候,亞洲貿易共同體不必再採取被動防守姿態,完全可以主動逆襲西方市場,用龐大的金融資本在西方市場投機、破壞、傾銷乃至蠶食。

當然,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的人並不在多數,尤其目前同盟國和協約國的戰事依舊在繼續。隨著中國戰勝日本,義大利出兵偷襲法國里昂得手,同盟國的聲勢日益高漲,相比之下協約國原本巍然不動的身軀終於出現鬆動。

歐洲的同盟各國只關心著如果在最短時間裡壓垮協約國,英法等國則愁眉苦臉的擔心如何繼續這場戰爭以及假設失敗之後又該如何自處。核心人物的目光全部集中於此,根本沒有人在乎幾個小國家拼湊而成的共同體聯盟。

目光長遠並且看透亞洲與日俱增的威脅的人士,幾番想要向外界傳達自己的意思,提醒當局的政客們警惕亞洲貿易共同體的發展。可是他們的聲音太小,根本無法傳達到掌權者的耳朵,哪怕想要寫文章發表在報紙上引起關注,報館也絕不會拿歐洲戰爭的版面來換這種危言聳聽的筆墨。

就這樣,前期的亞洲共同體計劃推行的非常順利,也註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得到空前的發展,一躍成為全世界新興的資本主義商政集團。

到了九月下旬,亞洲貿易中心第二次全體代表會議在香港舉行。

之前的第一次會議主要確定了貿易中心行政管理大綱,以及各國派駐貿易中心官員的名單。而第二次會議的內容,則是開始制訂貿易中心的行政結構與部分職能部門的法規、職權。中國代表早在第一次會議結束後,就擬定了一份貿易中心行政結構的草案,可以說無論是發起貿易共同體還是組織代表會議,幕後的主要操控者還是中國一方。

經過長達六天的會程,第二大全體代表會議以少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