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
更多的單身甚至那些想找伴侶的女性,當她們年復一年地經歷著毫無目的地尋找伴侶的痛苦時,本書提供全新的視角能夠使她們的生活儘量避免處於懸浮狀態。事實上,在近期的《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要對婚介產業說不》,2003年11月30日)中,凱特·澤爾尼克就發現一些單身者在三十多歲的時候拒絕接受尋找伴侶的壓力。參與課題研究的少量將近50歲的還在專注於尋找伴侶的女性,她們的生活非常不開心,也沒有贏得單身生活所必要的社會支援。在第五章我們會遇到59歲的瑞秋·布朗,她由於把主要時間用在尋找伴侶上,結果她的朋友都離她而去了,她沒有精力處理家庭和工作中遇到的激烈衝突。雖然參加了無數的有關如何結成夫妻的課程培訓,但是她卻無力彌補其他方面的人際關係的缺失。
面向一種新的文化模式
《新單身女人》明確了文化的演變過程,渴望使之得到關注。最近歷史學家安·道格拉斯對記者說:“女性有可能維持單身生活是正在進行的最重要的社會變化之一,除了恐嚇戰術之外基本上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菲比·侯班引用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安·道格拉斯的《單身女孩:性感但不自尊》,《紐約時報》中的觀點。我希望改變這一點。我想要的是講述一個有關長期單身生活的故事——在社會文化方面不以浪漫愛情、走向婚姻或者成為伴侶為中心,而強調朋友之間的親密關係和相互間的支援;個人在家庭、工作和團體中的完善;對於一些人而言,是在性生活中或在育兒中得到滿足。由於受變化的文化視角影響,友誼被看做親密情感溝通的一種主要方式,從這點來說,單身女性通常過著非常充實的生活。
與許多當代婚姻危機的分析家譴責單身不同,也與批評婚姻的單身維護者相反,我想說明的是,長期單身人數的增加與更穩定的婚姻狀態可以同時並存。使長期單身正常化的文化氛圍可能會減少離婚率,因為人們有明確的理由要結婚,而不單單為了不揹負單身這個名聲而結婚。佩吉· 歐倫斯坦明智地指出:“如果女性不認為單身生活是一種可行的生活方式,本身擁有一套成本、報酬、挑戰,她們就會像上一代人那樣受婚姻控制; 同樣屈服,作出消極的選擇,那是出於恐懼而不是發自內心真正的願望。”與有更高的結婚和離婚率的經濟發達的國家相比,美國擁有較少但是卻更穩定的婚姻人口,他們和單身人群能夠和諧共存。朋友圈對於單身、已婚女性都同樣重要,一旦離異、配偶死亡或患嚴重疾病時,能夠為她們提供親情關懷以及安全感。本書的人物,形象地證實了單身也可以過著一種充實而完善的生活,和那些已婚的相比,沒有多大差異。
如果我們從成年人入手,大多數人不知道會在哪結束。二十多歲到四十多歲的單身女性,不管有沒有找到伴侶,假設她們有意識地營造可行的生活,這就通向了更充實的生活道路,以後也會有更多的選擇。相反,單單專注於尋找伴侶而忽視人生的其他因素則成為不幸的緣由。
我希望透過閱讀、接受、欣賞本書中單身女性奮鬥的故事,將有助於其他的女性縮短這個抗爭過程。單身不僅僅被看做婚戀關係中虛空的中轉站,它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帶有很多變異、擁有需求和回報的令人滿意的生活之路。
尋找心靈伴侶與單身(1)
“我們不必一定要住在一起”:尋找心靈伴侶與單身
()好看的txt電子書
2003年2月的寒冷的一天,在加州學院的一個教室裡,我和28名女生在一起討論當今單身女性的話題,她們大多20歲出頭。我問她們是否贊同作者的觀點:幾乎沒有女性會選擇單身,她們都認同了。米歇爾搶著說:“但是我們選擇不住在一起。”麗莎補充說如果兩人的關係不好她就選擇放棄。這兩個人和很多同齡人一樣,在尋求心靈伴侶。
理想的心靈伴侶,是彼此相愛,忠誠相對,情感上親密無間,且有歸屬感,這種看法是當代對浪漫愛情的重新闡釋。 至少在意識上,找心靈伴侶已經取代了長期的婚姻關係和合夥關係。為了說明這一點,我補充一下在《序言》部分列舉的統計數字:
2001年全國範圍的民意調查顯示:年齡在20到29歲的未婚男女有94%的人在尋找心靈伴侶,其中87%的人有信心能找到這樣的伴侶。年輕人不把婚姻當做提供經濟保障的來源,也不認為有孩子很重要。在這次調查中,只有16%的年輕人認為結婚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孩子。超過2/3的年輕女性(與男性數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