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部分

位頭領們才鬆了一口氣:“呼,這些傢伙終於走了,我真擔心他會來奪咱們的山寨呢……”

“是啊,山寨好不容易穩定下來,初具規模了,要是打上一場糊塗仗,咱們以前的心血全都要白費!”

“王嘉胤大哥是個好人啊!不過他手下那個八大王挺討厭的。”

“那就是個瘋子……”

眾人議論紛紛。

崇禎三年,王嘉胤率領陝*西東部的義軍主力,合稱三十六營,東渡進入了山西境內,除了朱元璋之外,誰也不會知道,王嘉胤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機會踏上故鄉的土地,這位重情重義的大哥,因為太過相信別人,而在山西被自己最信任的親人害死,而這隻起義軍的首領會經歷好幾次改變,最終落到李自成和李獻忠兩人的手裡。

--------------

崇禎三年,十二月!冬天又至!

今年的冬天,似乎沒有去年的冬天那麼寒冷,冬風拂過面頰的時候,不會讓人感覺到那種刺痛似的感覺。天空中居然偶爾會漂過幾朵雲,這可真是罕見的情景,百姓們眼巴巴地看著那幾朵雲飄過,盼著它灑下幾顆雨水來。

西安,總督府!

三邊總督楊鶴埋首在一大堆公文之中,半響都抬不起頭來。他連續看了三天塘報(軍情信報),全是一些狗皮倒灶的事情:例如某某村莊被小股流寇襲擊,村民九死一傷……某某村莊被流寇捲走所有青壯……某某小城擊退流寇侵襲……等等瑣碎,讓他不勝其煩。

這些小股流寇並不多,說起來也不厲害,也就是東邊一百多賊人,西邊幾十個流寇……竄來竄去,鬧不出多大事,但是他們發生得太過頻繁,不是這邊鬧,就是那邊鬧,今天這個村莊遭殃,明天那個村莊受害。

派大軍去剿嘛,未免有點小題大做,徒然浪費軍餉。派的人少了嘛,又形不成包圍網,賊人撒腿一跑,影兒也不見。

正在頭痛之時,巡撫劉廣生從門外走了進來,輕聲道:“總督大人,還在頭痛呢?”

“是啊……這匪患未平,本督能不頭痛麼?”楊鶴嘆了口氣,將毛筆砸在了桌面上:“滿目瘡痍啊……皇上派本督來收拾陝*西的流寇,但是本督卻弄出這麼一個爛攤子,愧對皇上的厚愛啊……”

“也有好事不是麼?”劉廣生趕緊陪笑道:“王嘉胤一夥人在洪承疇的追擊下,跑進了山*西,從此以後可不關咱們的事兒了。”

劉廣生這位巡撫,是陝*西巡撫,山*西當然是不關他事兒的。而楊鶴這位三邊總督,管的是哪塊兒呢?是陝*西、甘*肅、延綏、寧夏這四個地方,山*西那地方確實也不關他的事兒!

大家常說官官相護,是指有事兒的時候,官員們互相包庇,其實那是因為事兒不夠大,還不能捅破天。每當發生能捅破天的大事時,官官相護就會變成官官相推!能把事兒推給別的官員,那就是自己的本事。

楊鶴苦笑了一聲,他不想推,但現在就算不推也不行了,流寇過了黃河,他就不能伸手管,否則就是撈過了界,在大明朝,官員撈過界是很嚴重的罪行,輕則把你殺頭,重則……輕則都殺頭了,重則不說也罷。

“東路流寇都被王嘉胤帶走,那咱們現在擔憂的就只有西路流寇了……”劉廣生低聲道:“總督大人,現在西路流寇就數神一魁的勢力最大,您只需要派出洪承疇,剿滅了神一魁那傢伙,咱們陝*西就可以太平了。”

“嗯,來人啊,傳洪承疇!”楊鶴向外叫了一聲,不一會兒,士兵們將洪承疇給請了來。

洪承疇看起來還是一幅乾瘦清矍的樣子,不過現在的他與幾年前剛出道時的他,也頗有點不同了,他剛出道時還是一個典型的文官,兩袖清風,帶著一絲文人的風骨氣質。但現在的他卻帶著幾絲血腥味兒在身上,雖然還是文靜依舊,但文靜中卻又蘊含著一股子狠辣。剿匪多年,而且他一直追剿義軍中最強大的王嘉胤,難免會有這樣的改變。

“洪大人!”楊鶴禮貌地打了招呼,才接著道:“又要辛苦你了,王嘉胤雖然已經遁逃,但是西路的流寇還不消停,神一魁那廝,現在又糾結起了一萬多名流寇,在慶陽府附近搗亂,本督想請你去一趟慶陽。”

洪承疇皺起了眉頭:“東邊剛平,西邊又起?嘿……還真是有趣。”原來慶陽府的位置,在陝甘寧三省的交會之處,乃是陝*西最西邊的角落,而王嘉胤不久前才從最東邊的黃龍山竄走,這還真是東西拉距作戰呢。

洪承疇抱了抱拳:“既然總督大人有令,下官豈敢偷懶,這就去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