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四回 中秋夜話題敏感 攜群臣視察鐵建

“呵呵呵呵~”麻叔謀身邊傳來一陣笑聲,唐妃然笑著說道:“你又不是妖精,也不是孫猴子,想消失就能消失啊?”

“嘿嘿~我就是問問,他不是有那什麼~~嗎?也許可以呢!”

“有可能~”

“啊~~”楊二、麻叔謀和唐妃然頓時被穆先生的這三個字的回答給鎮住了。

“只是,穆某還未能參透這雙魚玉佩的秘密,它既然能帶我來,那也許有一天就能帶我回去。”

“那~那要等到哪一天呢?”麻叔謀不甘的問道。

“不知道~也許~也許還要回到羅~布~泊~”

楊二三人聽了,不由點了點頭,一時間場面安靜了下來,人人若有所思般。

北方大地,隨著深秋時節的到來一天天的變冷了。但大隋朝全國現在卻是掀起了一股瘋狂般的建設浪潮。各州府郡現在都在興建各種基礎設施,級別不同的道路、沿線道路驛站、沿線橋樑、糧倉、碼頭以及沿線城市的擴建等都在各地緊鑼密鼓的上演著。不管是舊田還是新田,山地還是平地,大隋朝樸實勤勞的百姓們都在收穫或是播種著糧食。沒有官府的欺壓,沒有地主的剝削,耕種勞碌的百姓們臉上都是一副幸福的模樣。

全國沒有戰亂,沒有殺戮甚至沒有了山匪惡霸,有的盡是城裡商戶的誠信買賣,有的盡是農村農民的辛勤勞作,有的盡是校舍學堂內郎朗的讀書聲。有的盡是地方官員奔波田壟地頭為民辦事的身影和和諧的笑聲。當然,還有入夜後家家戶戶傳出的“嗨咻~嗨咻~”的XX聲。

總之,戰亂的平息、吏治的清廉、百姓的安康,讓隋朝大業三年末的一切都在和諧中發展著。

經過了一個月對各部府衙事務的梳理,大隋六部一處制度變得更加完善有效起來,楊二經手的日常事務也隨之逐漸變得少了許多。

這天,楊二帶著眾護衛就近來到了京城以西的河西走廊鐵路建設工程現場。

人多力量大!呈現在楊二等人眼前的就是這番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此次陪同楊二巡視工程的有內務部裴世矩、高熲、裴寂;防務部宇文化及、李靖和徐茂公;刑督部張恆、魏徵;還有後勤部的麻叔謀、楊興、陳田以及穆先生、李春和劉炫等人。

“陛下,這裡便是臣選的城西車站位置,車站北側那處便是機車車頭和車體的組裝處,現在工匠們正在組裝我大隋第一部牽引機車。預計一月時間便能組裝完成。臣估算了下,此蒸汽牽引機車可同時牽引滿載20萬石的車廂6節。也就是說一次可運送糧食120萬石。若是運載軍士戰馬,則可掛載至少15節車廂,一次運送將士1000至1500人。”劉炫指著正在組裝的機車頭和車廂小聲介紹著,這一塊是由他在負責。

“光伯先生,車速如何?”楊二問道。

“臣在華陰城廠房測算過,一個時辰可開進120裡左右。若是全天跑5個時辰的話,至少可開進600裡。”

“嗯!也還可以。等鐵路修到武威城時,朕要親自登車前往武威城看望西部戰區的將士們。”

“陛下,預計明年初夏便能讓武威城通車。”李春接話道。

“李匠師,這鐵軌鋪設情況進展的還順利麼?”

“稟陛下,徵地、鋪路基和枕木這些都沒有問題。陛下請看那邊,現在堆積成山的那些全都是民壯從附近山中伐來的木頭在進行晾曬,待定型後便可直接加工成枕木。若是鐵軌及其他配套鑄件能確保使用,本匠師這裡的鋪設可每日向前推進至少5裡。”

“怎麼?裴相,你內務部的鐵器工坊不能確保李匠師每日鐵軌的使用麼?”

“稟陛下,如今我內務部所屬的各地鐵匠工坊都在全力鑄造鐵軌及部件,要確保每一批成品的質量就急不得,趕不得。這不同於李匠師的路基築建和枕木的製作。再則由穆先生對每批送達的鐵軌及元件施行檢驗,這也使得工坊不敢以次充好,故要慢上一些。”裴世矩忙解釋著。

“嗯!裴相做的對,不能只重建設速度而忽視了工程質量,寧可慢一些。李匠師,你這邊的路基也要打的牢一些,枕木也必須透過風乾,讓它充分定型之後在築成合格的枕木。另外,徵地這塊決不能傷農,要給予適當的補貼,不能激起了民怨。”

“陛下放心就是了。徵用的土地,我們都給予了足夠的補償用地或是補償款,到現今還未發現有百姓不滿。”負責前期徵地工作的內務部副相裴寂答道。

“嗯!鐵軌制造也許要慢一點,但諸卿手上的事項